王 毅
四川省渠县第一小学
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就必须要在教学开始之前进行课题的研究与设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的一种安排与规划,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概念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教案撰写逐渐开始转变为教学设计,虽然都是对课堂教学的相关安排,但是实际反映出来的却是不同的教育观念,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教案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主张利用教材中的教育方法进行课堂实际教学,教学设计则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规划的有效性研究,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实际的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就是利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由部分到整体,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系统新研究,将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条件等进行统筹管理,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数学的教学设计还应该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的具体情况,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过程更加重视对教学问题的解决。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措施
1.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好,课堂教学质量会更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能力决定并影响着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先明确教学目标,再指引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好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积极拓展了教学深度与广度,使学习资料变得丰富,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开阔视野范围。比如,讲授《认识时间》一课前,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要搜集相关资料努力创设有效情境,保证每名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欲望,然后紧抓时机导入新课,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的介绍上。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游戏元素”对于小学生而言充满吸引力,因此,特意在拨钟游戏里教育他们珍惜时间。有效互动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主动,他们在课下时间里能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足以证明教学指导有意义,继续按照这个思路挖掘小学生的智慧潜能,一定可以收到意外惊喜。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温故方能知新。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是教会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从“未知”把学生们引导进“已知”的数学世界里。而在创设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当中,模拟的现实情景往往包含了更多的新旧知识结合,它能够更大程度的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达到让他们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效果。例如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学生们在初步了解了简单的矩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们可以拓展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而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当中,并不是简单的正方形的边的平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长乘宽,而是要找出一条“肉眼看不见的高线”,底乘高才能计算出来。课堂上,我曾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一块“麦田”,并结合学生“乐于助人”的天性,让其帮忙计算“麦田”的面积。利用生活实际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又帮助学生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知识和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引入了课堂学习的主题——平行四边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