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娟
盐城市实验小学图书馆
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引入了“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并就教育工作展开了诸多了论述,有效的指引了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育人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并明确指出了其应该遵循的根本性原则。在教育工作领域,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应该应将立德树人确立为一项核心任务,在人本理念指引下,深化改革,大力创新,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为教育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引入思政工作,在育人方面真正实现全方位,全程化。尤其是在思政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着重指出,应该努力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其它课程和教学方式内所附带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在育人方面真正实现全员化,全程化和全方位。对于众多中小学校而言,图书馆是中小学师生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文化的坚强堡垒,也是其思政教育工作组织和开展的坚实平台。对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强化,需要立足于图书馆既有优势,主动作为,勇敢担当,不断的对图书馆的管理职能进行完善,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的立德树人作用。
2010 年,武大出版社出版了付立宏、袁琳二人的研究著作——《图书馆管理学》,此书分“基础篇”、“职能篇”、“制度与方法篇”和“应用篇”这四大部分对管理思想史进行了简述,对图书馆管理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对其规划、组织和评价等职能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还对图书馆伦理、政策与法律等管理机制进行了综述,对其目标、质量和量化等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进而对其在人资、知识和财务等管理领域的运用情况展开了深入探究。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十八章共计76 节内容,全面系统的对图书馆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是一本关于图书馆管理方面较为权威的论著。特别是书中第三部分制度与方法篇的内容,对图书馆管理从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量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图书馆管理指的是,以学校图书馆的现实工作特征为依据,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并管控一系列图书馆工作的综合化活动。其目标在于,对书刊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帮助图书馆获取到更大的工作效益,尽可能的实现对读者需求的满足。具体内容涉及了图书馆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管理机构的科学设置,管理者任用,培训,评价和调动;对业务管理进行重点把握,对发展规划进行编制,对采购标准进行设定,对业务制度进行建立,并对岗位规范进行制定,将信息采集、分类和保管等工作做好;完善并提升各项服务,对不同图书单位的关系进行协调,对馆际交流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努力提升图书馆的网络化水平,高效的共享各项资源等。这就为广大中小学学校图书馆职能的提升,工作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那广大的中小学学校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这一平台,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的相关职能,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和立德树人目标工作的开展呢,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