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冰
吉林大学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目前学界在关于称呼语和称谓语区分方面仍有争议。本文采用了曹炜学者的看法,认为称呼语和称谓语是交叉关系,在文章中使用称呼语这个名词。新兴网络语言是随网络发展而新兴的一种与传统媒介不同的语言现象,而新兴网络称呼语是网络语言中使用最频繁的部分之一。新兴网络语言中涌现出的网络称呼语数量很多,且不断地更新发展着。
目前中韩两国学界在中韩称呼语对比方面的研究已颇为成熟化、体系化,但有关新兴网络称呼语的中韩比较研究寥寥无几。本文通过中韩的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两国语言文化的异同,分析新兴网络称呼语更新与发展对汉语称呼语的影响,推进汉语称呼语的规范化。
一、新兴网络称呼语的产生
语言是同一个文化下的人为了交流、传播和保存信息而发展出的沟通方式。特定的语言是在相应的生活环境下孕育出来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大多经过三个阶段:出现——流行——潜藏。其前途也只有两种,一种是过一段时间后被淘汰。一种是被广泛接受并使用,保存下来成为常用语言。新兴网络称呼语作为一种新的称呼语言,也反映着网络交流文化的特点。一种新的网络称呼语产生后,会随着网络不断被使用和传播,从而被人们普遍的认识和接受,当再一个新的网络称呼语产生后,这个过程会再重复一遍,而之前的称呼语可能依旧正常使用,也可能使用频率降低直至消失。中国与韩国在新兴网络称呼语的产生上存在着共通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的形、音、义结合体的本质特征使其在接受新兴因素影响时,不会过多改变。而且我国政府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政策,在新兴网络称呼语的使用方面持谨慎的态度。而韩国语与汉语不同,韩国语为表音文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吸收了中国、日本、美国等外国语言文化的内容。这些因素使得韩国语在接受新兴因素更加灵活。二、对于新兴网络称呼语使用状况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