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小说小小说
文章内容页

克三先生

  • 作者: 小小说月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9192
  • 邓洪卫

      六套是响水河边的一个小乡,克三先生是这个小乡的传奇。

      先生姓周,大名体克,排行第三,人称克三先生。

      小时候,我生病了,父亲会带我去乡里的医院,看克三先生。

      那时候,先生已经七十多岁,退休十几年了,医院舍不得这个老宝贝,仍然请他坐诊,一坐就是四十年。我第一眼看先生,白头发,白胡子,戴着眼镜,一个乐乐呵呵的小老头。

      三十年后,我走在小街上,听到身后一阵爽朗的笑声,回头看去,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背着手,弓着腰,健步而行。一路上不断有人跟他打招呼。

      先生,下班了啊!

      看到你媳妇买了不少菜,中午喝两杯啊!

      老先生脚步不停,边答话,边挥手致意:

      下班,下班,喝两杯,喝两杯,哈哈哈哈!

      嗓音洪亮,笑声朗朗。跟我童年的印象无二,仍然是一个乐乐呵呵的小老头。

      只不过,这个小老头已经一百多岁了。

      一百多年,这个乡,有过多少任乡长、书记类的地方官?被记住名字的,能有几个?没有一两个呀!但大部分人都记得克三先生。

      都记得先生的医术和品德,记得他的善举和传奇。

      解放前,响水口流行瘟疫,克三先生带着家里人采草药为百姓看病,分文不收,救了不少灾民。

      对待穷人,先生有求必应,经常背着药箱出诊,不分白天黑夜,风雨无阻。

      父亲曾给我讲两个故事。

      一年夏天,先生在中山河畔行医,回来途中,突遇大雨。正好走在李家的门前,李家妇人招呼道,先生,快进来躲躲雨啊。

      先生进去坐定,问,你家当家的呢?

      妇人答,出去帮人家干活儿,好多天没回了。

      先生想,孤男寡女一起,瓜田李下呀。赶紧说,那我得先回去了。

      妇人说,外面雨越下越大,没法走呢,实在不行,住下来也没事的。

      先生说,不行不行,还有一家等我看病,我得赶快去。

      不由分说,背着药箱,出了屋子。

      妇人赶紧拿一把伞追出来,叫道,拿把伞挡雨呀,先生。

      就在两人门前打伞之时,只听身后一声响,刚才还好好的草房子轰然倒塌。

      二人站在雨中,久久说不出话来。

      传奇的故事还在继续。故事还与李家妇人有关,与草房子有关。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仍然是傍晚。李家妇人冒着大雨带着孩子来看病。孩子上吐下泻,高烧发热。先生说,今天打一针,吃点药,明天还要打针,下这么大雨,先住下来,免得孩子淋雨,病情加重。先生让李家母子跟自己的夫人住大屋,自己到后面儿子的小草屋里睡。

      雨一直下到天亮。先生早早叫醒儿子,一起来给孩子看病打针。就在他们离开草房子,进入大屋之时,身后一声轰响,草房子的房顶塌了,刚才他睡的床板被砸成两截。

      先生倒吸一口冷气,如果昨天没有留李家母子过宿,自个儿子就得被砸死。如果让李家母子睡在小草屋里,他爷儿俩现在正好在那里给孩子打针,那可能都活不成了。

      父亲说,为什么克三先生总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呢?真的有天神相助吗?

      我说,每做一件善事,都给自己积一次德,增一次寿。

      父亲点头,说,这话说的有理,我再给讲一件事。

      你听说过六套二六惨案吗?日本鬼子从响水口进了六套,挨家挨户往外撵人,到大场上集中射杀。太惨了啊。克三先生当时不到四十岁,带着家人趁乱跑出来,在路上遇到几拨鬼子,都躲了过去,还救了两个小孩。那场屠杀,先生的左邻右舍无一生还,都做了鬼,只有先生侥幸逃脱了。

      一次次的灾难,都让先生给躲了。如果一次躲不过,就没有今天的百岁老人,就少了一个传奇啊!

      你知道那年鬼子一共杀了六套多少人吗?父亲问。

      我摇摇头。

      一百零八人,其中包括两个外乡人。父亲说。

      今年先生仙逝,你知道他多少岁吗?父亲又问。

      我仍摇头。

      父亲加重语气说:

      一百零八岁啊!

      选自《百花园》endprint

      本文标题:克三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0425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