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精神鼠标(六章)

  • 作者: 海燕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334
  • □王小林

      当代诗歌散文诗

      精神鼠标(六章)

      □王小林

    橘子洲头

    千里迢迢寻你而来。

      伟人。在散发土地可人馨香的橘园,你遒劲的笔力正迷惑、描摹着我的路,使我流连忘返。

      橘子洲头,风情依旧,黛绿色青山被你指点而开。将自己置身于这种境地,感受伟人,你行吟洲头,激扬文字,这是一个升华人生的独处。

      许多人兴致而来,又长叹而去。

      是的,这里没有雕栏画栋,没有楼堂馆所,有的只是一片葱郁的橘林。这种在南方并不少见的普通的橘树,游离其中,我被绿化成一株。

      立于此,感受阳光、风雨,也感受伟人的精神,更感受南来北往的人流,甚至发出的叹息。

      匆匆而过橘子洲头,有人感叹这里景致全无,而我却顿感风景就像世上的路一样,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韶山

    期盼阳光正好,期盼心情正好。

      我们冒雨驱车走进这片肥硕的三湘大地。心中那片神圣的领地亮丽而明媚。

      我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座山。

      这是游历过无数名山大川的游者都无法想象出的一座山。

      但,你的脑海里绝然装满了这座山的概念。

      它洗礼过你我,洗礼过几代人,洗礼过这个命运多舛的民族。

      你的高尚、智慧、清贫、无私永远飘扬在这个世界的上空,如一盏明灯。

      今天,我坐在高级进口小轿车,穿过迷蒙的细雨,兜里揣着一迭印有韶山冲一位优秀儿子的钞票,整个真实地切近韶山冲。

      我迷离在一些扑朔的岁月中,翻阅这些亲切的历史故事,渐近韶山冲。

      这时,天放大晴,这是温暖的释然,是一种造化。此刻,我已毫无保留地融入了这随和的氛围。

    常德诗廊

    行走于这片石廊,许多文字的寒光令我感觉生命的永恒与艰辛。

      我用双手抚摸这石,用目光透视它坚硬的内核,看见这一列石如一束惊天的剑簇,穿过时空,焊接了一座精神家园。

      站立于这石的清凉之中,我看见铁与石凿击而迸发出的火花,温暖了无数肃然的眼脸。

      我知道,这石以它的生存方式可以堆成一座巍峨的山,可砌成一座华丽的殿堂,也可铺成无数条宽阔平坦的路。

      作为一个贫者,站在你们薄薄的身雕前,我渺视富足与奢侈。

      石,寻你于山,立你于地,看你忠实地记录着这块富饶的三湘大地走过的辉煌,铸就了一道抵御飓风恶浪的屏障。

      诗,源于心灵,石,生于大地,二者结合,无需雕刻,就是一种最绝妙的不朽的方式。

    杭州·三潭印月

    作为旅人,我来去匆匆的步履无法切近那弯清清可人的月。

      可是,情致依然,温柔依旧。

      三座水中的塔,月般灿烂在我的心头。

      游人如织的岸上,月是一阵嘈杂与唏嘘。但,心旌仍摇动得像水上的波,盈满幸福与喜悦。

      走在回程的路上,许多人和我一样,心间留有一片月的皎洁,无法暗淡所有的憧憬。

      三潭,你找到了展示生命辉煌的支点。

      而我,实在不该选择这么一个时辰。

      佛般禅坐的塔,你的静默使我悟了:与水相守,与夜相守,锲而不舍总会怒放生命的灿然。

    南屏山谒岳王庙

    这定然不是你的本意,觅一方青山,让自己站成一尊风景。

      但,你的高度并不是因山的秀丽、峻峭而伟岸。

      从遥远的地域一路风尘而来,忠诚与坦然是血液与筋骨,只有他们才能抵御金兵,才能赈济斯民。

      山野小径,曲屈回肠,沿着这样的路拜谒你的英灵,分明看见你一路复杂、一路劳顿,步步脚印中烙下的民族的悲苦辛酸。

      岳王,无需炫耀,无需点缀,你的一生伴历史面行。

      战火颓废,人民可以重建。

      建设需要,你可以迁徒。

      屐痕所处,哪怕是一片瓦砾,人民都可以从中看到你高昂的头颅。

      南屏山上,你敲响气节的钟声,端详于斯,紧握的鼓槌是:精忠报国。

      够了,这就足够,无需太多,在简洁的文字后面,许多的哲理之光永世耀眼。

    流坑古村

    历史的跫音在岁月的烟云中远去,古村却在日渐物欲横流的的今天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流坑的流变使我们很容易看到它处在庐陵文化与临川文化的交汇处,或者说他包容了这两种文化的特性。

      在目光无法抵达的地方,我们拥有心灵。

      一棵树,阅历人间几百年沧桑,他没有在世俗的目光与铜臭中枯萎,却做了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这恐怕不是一个人,一个凡人所能做到的。

      我以为他已经不是一棵树,而成为一种象征了,就像流坑。

      古树与古建筑间的相辉映衬,翘角飞檐的古建筑,树的年年青葱已经不是生命对生命的相互辉映了,而是相互间的托付与歌唱。

      站在古屋的天井下,眼光温煦地直射下来,柔和,恬静,清幽夹带着几百年来从未改变的味道,让你站在现在的地平线,观临历史的云卷云舒。

      一个村庄的长久存续,证实一切的存在就是心灵的物化。你走过,看过,抚摸过,他的温度就成为你心灵的另一面镜子,就是你坚强的另一种不可替代的理由。

      本文标题:精神鼠标(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1236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