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诗余手记

  • 作者: 海燕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811
  • □刘川

      诗在当代,诗人于之颇多成见。而观百年草创史,诗尚无所大成,凡固守成见者,必将自决前途于笔端。

      对于口语化,我一直愿意做一个泛口语或伪口语作者。语言,仅仅是形式,在无限接近诗意的道路中,口语可能最接近生活、最具现场效果、最有人间世的质感,但它依旧是工具。诗核,非形式,非非形式。寄托于形式,而又超越之。

      我提出:敬畏诗歌,防止过度“及物”“即事”“表达个体”而丧失诗的高贵与纯粹。

      我提出:多向度展现创造力,防止过度追求现实关注与体验叙事而丧失了艺术更丰富的指向。

      我提出:强调诗艺的难度与诗歌精神的高度,防止以尊重不同“类型”写作和“多元”表达为名,模糊诗与非诗的界限。

      诗歌是一种有效性的言说。创新,是有效性的保障。而诗歌也是大河里的水,若无源头,水必断流。所以,有效性的开创是承接传统、延伸传统、开创传统。若能滚滚而来,方可汤汤而去。什么是传统?不是固化的思维模式、语言形式、经典样本,而是内在的精神,是对语言技艺的尊重、高洁独立自由的人本精神、对世界存在的参与态度、对审美的最高企及与向往。

      观念式写作,止于观念。或者说,思想可以朝向当下,但不能止于当下,要指向未来。

      如同山上一蚁,不仅要认识天下之小,更要认识自身之微。深怀敬畏,于这个世界。

      本文标题:诗余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1245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