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心灵鸡汤心灵鸡汤
文章内容页

《坛经》般若品心得——空与实

  • 作者: 空静水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0-03-27
  • 热度94306
  •     《坛经》有云: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大意为世界虚空无边,包含万事万物,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川草木,中间种种人、事、物亦在其中,世界因为虚空,所以才能包罗万象。好像一个房子,空了才可以放东西,亦如道家所言:心包太虚。心虚才能向上,心虚空了,才能容纳万物。佛家所言性空,亦复如此。
      
      要知,世间万物,皆因缘起,又因缘灭,肉眼所见只为事物的表象,我们因前生所造因而得今生的果,我亦不是我,我们所投身的家庭亦和其他世界无数家庭一样,我们生于世间,便有了亲情、爱情、友情,有了贪、嗔、痴,因心已被种种外相所迷惑,故而迷失了本性。
      
      若得见本性,既得般若智慧。
      
      若想得见本性,需得做到性空,见到任何事情不起心,不动念,见物非物,不起分别心,执著心,见恶亦见善,而心不为之所动。为何?心中已有天地,已明天地!
      
      若执着与空,便又错了,打坐念经,一心只想着空,便又着了空。
      
      空源于实,内心首先要如实地反应客观世界,心中有万物,而又不执着于万物,万法即一,通过“一”看万物。
      
      此所谓空源于实,实而后空,空中有实,实中有空。
      
      心如镜,镜照万物而依旧澄亮。
      
      我们普通人都坠于苦海,是因为执着世间的人、事、物,今天你执着于它,知道错了,明天你又执着于另一个它,你又错了,如此欲望,无穷无尽,须知两个它都是统一的,只是相貌不同而已,若不得明根本法,永不得脱离这茫茫苦海。
      
      《坛经》有云:“不见自性,佛即众生,即见自性,众生即佛。”成佛只在一念间,每个人都有自性,只是被世间种种物欲所迷惑,若得观见自性,立地成佛。
      
      佛不是神,不是仙,众生都可以成佛,行走坐卧无处不是佛性的体现!
      
      此乃吾观《坛经》后略有心得,因吾心性已迷,今望借佛家经言,拨云解雾,指点迷津。上文草言,不知对错,差误处,望明心人多多指点!


      本文标题:《坛经》般若品心得——空与实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2331.html

      • 评论
      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