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北宋金星眉纹琴样歙砚

  • 作者: 文艺生活·上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460
  • 王俊虎

      能令月白与江深

      古琴居琴棋书画之首,是历代文人的最爱,有唐诗《江上琴兴》为证:“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自宋代始,文人“琴结”在砚雕艺术中找到了寄托,琴式砚成为经典砚式之一,此后文人无不以案头置一方琴砚而自豪。此方琴砚即为难得的北宋作品,石美、工精、品佳,堪称琴砚翘首。

      就像名琴必选良材一样,本砚精选优质眉子旧坑歙石精雕而成。石色青莹,面罩珠光,石理匀净,金声玉德,千年不改。细赏砚面,罗纹、金晕如波荡漾,眉纹犹如春风拂柳;翻视砚底,金晕、银晕波澜壮阔,粟米金星浮光耀金,整砚石品如画,妙然天成。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琴式样多达50余种,主要分五弦和七弦两种。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架名为“混沌材”的宋代七弦古琴,此砚与该琴不仅时代风格和弦数完全一致,而且造型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对砚面先采用减地浮雕工艺,用极细的阳线勾勒出腰、项对称的琴形轮廓,砚首饰弧圈为“龙龈”,砚尾刻七柱成“岳山”;再用阴刻工艺,前端刻出云形“冠角”,后面挖出七孔弦眼,中间减底刻出单履式堂池;最后将砚底挖空,前端弧形着地,砚尾琴足并立;一架伶官式七弦古琴砚从此降临人间。

      传世的宋代琴砚十分稀少,且普遍体形较小。此砚长过七寸,宽过三寸,在古琴砚中属罕见的大器。本砚造型准确生动,边线劲挺有力,堂池边足无不精雕细刻,恰到好处;加上品相古雅完整,砚池墨锈厚积,砚体沁蚀入骨,砚侧蚀孔自然,整砚通体散发出砚史颠峰时期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琴砚虽无弦,无声胜天簌。赏玩此砚,最好选在夜深人静的秋夜,窗外明月当空,独自点一柱清香,品一壶香茗,凝目净神,不一会,月辉便会唤醒砚面上沉睡的金银星演奏,夜风中便会传来《天风环佩》《玉树临风》……此时,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纪昀的琴砚铭:“濡笔微吟,如对素琴,弦外有音,净洗予心,邈然月白而江深。”

      本文标题:北宋金星眉纹琴样歙砚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3296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