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小说
文章内容页

俸禄养亲

  • 作者: 民间故事选刊·下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603
  • 也肆

      费冠卿是大唐元和二年登第的。

      在这之前,他应该也有屡试不中的经历。他有一首《久居京师感怀诗》,诉说了他在京城求取功名的辛酸经历,其中有“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之句。

      好不容易金榜题名,正在兴冲冲等待安排官职的时候,家中传来噩耗,母亲去世了。费冠卿长叹:“干禄养亲,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就是说,求取官职俸禄,就是为了更好地奉养双亲,如今母亲没了,还要那俸禄何用。于是,费冠卿连招呼都不打,日夜兼程,驰归九华山下的家乡。为母亲守孝三年后,他就在九华山上隐居了。

      十几年之后,长庆二年,殿院李行修以孝节举荐费冠卿,于是唐穆宗下诏,征召费冠卿为右拾遗。但是,费冠卿坚辞不赴。

      三千里外一微臣,

      二十年来任运身。

      今日忽蒙天子召,

      自惭惊动国中人。

      这首《蒙召拜拾遗书情》就是费冠卿接到诏书后所作。他还有一首诗《不赴拾遗召》:

      君亲同是先王道,

      何如骨肉一处老。

      也知臣子合佐时,

      自古荣华谁可保?

      两首诗一起读,费冠卿表达的就是“谢绝”二字。

      为了成全孝节,一辈子也不出仕,皇帝征召都不接受,现代人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是,那时候这样做,不仅没有谁会怪罪,而且还会被公认节操高尚,成为士林楷模。因为费冠卿“征召不赴”,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費征君”。

      选自《深圳商报》

      本文标题:俸禄养亲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3809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