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摘 要: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回顾与理解,并逐步形成基本技能方法的途径,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的反馈,是从中调节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提高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初中数学的课堂练习,就是针对“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课堂练习则是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的理解深入,形成技能,从而逐步形成严密逻辑思维能力。课堂练习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数学课堂练习是一个双边活动,课堂练习将教师学生之间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中得到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再理解,判断进一步的教学;学生可以从练习中得知自己对教师所授的知识是否理解掌握,并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有效性的理解
有效的简单理解为完成和达到结果的程度。有效教学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钟启泉认为:“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余文森认为: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了更多、更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了更加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钟作慈认为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有效是不同的,于是,课堂练习针对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对每个学生,只要他在课堂上得到了发展,我们就可以说是有效的。从课堂角度来讲,也就是三维目标的达成。第一层次是知识与技能,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可以量化的。第二层次是过程与方法,即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交流,与教师的,同学的,自己的思考等等,这些活动使自己在课堂上体验获得知识方法的过程。第三层次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生成自己的思维与创造,形成价值观。
三、数学课堂练习的形式
研究数学课堂练习题,必须了解数学练习题的分类。戴再平在《数学习题理论》中将数学练习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下:
(1)按知识内容分类:数学习题可分为算术题、代数题、几何题等,并且对每个内容在不同层次上还可以分类。
(2)按形式分类:比较完善的是三分法是,第一類是求解题,第二类是证明题或说明题,第三类是变换题或求作题。
(3)按要素分析分类:数学问题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各个要素分别是问题的条件、解题的依据、解题的方法、问题的结论,分析四个要素中已知要素的多少可将数学练习题依难度分为:标准型题——训练型题——探索型题——问题型题。
(4)按开放性分类:可分为封闭题和开放题。凡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的习题,我们称为封闭题;而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系统,我们称为开放题。
(5)按评分的客观性分类:可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不论由谁评分都只能给出同一个分数的习题,叫做客观性习题;正确答案可用多种方式表述,评分者须凭主观经验给分的习题,叫做主观性习题。传统的证明题、计算题等,都属于主观性习题。客观性习题又可分为选择题、填充题和简短的问答题等类型,通常所说的客观性习题,主要是指选择题。
四、提高有效性策略
有效是相对于学生的,从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我们得出学习效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学生教学生、学生实践、学生讨论、教师演示、教师讲授。我们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要考虑到这些。李如密在《中学课堂教学艺术》中提到:“有效练习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提出,什么样的练习时有效的?这是个复杂的论题。一份好的练习至少应该在向度、梯度、速度、信度和难度等方面体现良好的状态。”
从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上:①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课堂练习应把握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把这些知识点逐一展现。②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注意“木桶效应”,从最差的学生考虑起。③练习的多样性。题目设计应是各种题型如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到解答题。④增加趣味性。不能让学生在练习时间内老是算来算去,要在活动中体会知识。⑤联系生活。题目设计应从学生能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例子,这样学生才有亲身感受。⑥注意时间把握,即题量和难度控制。课堂上的数学练习应是最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要让学生从不断的成功中去领会。
从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操作上:①让学生成为主体。学生能完成的交给学生去完成。②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多关注学习较差的学生。③教师主导。特别是讨论性、开放性问题,教师能收放自如。教师要对课堂节奏进行控制,做到“练习-反馈-调控-再练习”。
从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评价上:①多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到位,尽量少用“好”“不错”等等词语。②侧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或者自主练习时间,教师应该到学生中间观察,特别是对定理、概念的理解时候,教师对做的好的学生马上表扬,而有问题的马上纠正。③树立榜样。对有一直较好的学生应树立成榜样,激励那些有潜力的学生。④多元化评价。不仅要有口头,还要有物质;可以练习板演,也可以练习展览。⑤用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对较差的学生要不断鼓励,适时表扬,帮助建立自信。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有效性,对课堂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们都应多思考,多实践,这样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钟启泉.
[3]《有效教育》余文森.
[4]《对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初步研究》钟作慈.
[5]《数学习题理论》戴再平.
[6]《中学课堂教学艺术》李如密.
[7]《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