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状况和发展分析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753
  • 张秀玲

      摘 要:本文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城市社区体育的定位和现状,力图寻找当前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来讲,合理设计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结构,协调好城市体育职能部门与社区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社区体育能否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及运行机制,加强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策略,对于进一步推动全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现状

      1.我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特征,三条系统之间缺乏互动。严格说,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网络结构的组织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纵向结构为特征。

      2.我国社区体育的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城市现有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主要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其他区域性体协为辅,组织结构基层化特点十分明显:街道社区体协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辖区单位和居(家)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了街道社区体协。可以说,管理理念是不明确的,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发行为。

      3.我国社区体育管理运行机制的现状

      目前街道办事处仍是社区体育的主要依托,对本辖区社区体育具有组织、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我国大部分城市仍以街道一级社区体育管理组织为主,使得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有些鞭长莫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定位

      在城市社区体育的定位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共同区域生活的全体居民的意愿和需要,把公益性放在城市社区体育的第一位。当然,社区体育也要寻求多样化发展之路,适当发展经营性社区体育,这对改善社区居民体育活动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三、当前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

      第一,在管理體制上,我国多年来形成了政府直接管理、具体操作、包办代替社区体育的局面。第二,在管理模式上,社区体育活动主要由街道社区体协等体育组织承担,大量经常性的社区体育活动则主要由晨、晚练习点等自发性的社区体育组织来完成。第三,在运行机制上,目前,政府体育职能部门、社区管理部门在进行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时,主要以行政手段来推动,政府部门成了社区体育的决策主体、组织主体甚至参与主体,而社区居民只是被动地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充当了“官办”社区体育活动的陪衬。

      四、 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策略

      1.管理体制必须贯彻“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

      把政府过于集中的权力分散开来,纵向放权以实现层次化管理,横向分权以实现社会化管理,将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从现在的线性结构改革为矩阵结构,从行政命令式的“垂直管理”改革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矩阵式管理。政府设立的体育行政机构,只承担体育的宏观管理、体育总目标和政策的制订、政策调控、经费支持等职能。体育社团承担微观管理和承办具体事务等职能。

      2.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由行政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体制转变

      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采用全民动员的组织方法,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即成立由街道——— 居委会——— 楼组——— 家庭纵向结构的组织体系,促进居民有组织地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第二,采用成立民间社团的组织方法,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即成立由社区体协管辖下的各相对独立的体育活动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组织体系。社区体育活动由各体育活动组织相对独立的开展,社区体协向各组织提供资源帮助。

      3.转变管理职能

      街道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由主办转向主管,其主要职能是制定整个社区体育发展规划,开发利用社区体育资源,把日常管理权交给社区体协,其主要职能为协调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培育社区体育组织,具体负责社区大规模体育活动等。社区日常体育活动,由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实行自我管理。

      4.体育生活化与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居民体育生活化,要求社区体育组织开展活动必须做到“三定”:时间相对固定,根据居民不同的生活作息方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组织活动;活动场所稳定,建立组织活动基地;活动内容稳定。社区化体育要求形成国家、社区、个人齐办的新局面,要求体育活动经营管理由行政包揽,逐步过渡到由社会体育组织承担。因此,社区体育组织要利用社区体育资源,依靠组织成员的力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快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实现居民体育生活化。

      5.理顺社区体育组织与政府行政机构的关系

      目前社区体育普遍存在着活动经费和场地不足,指导力量薄弱等现实困难。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在当前社区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就必须重视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依靠政府行政机关的帮助和支持,得相应优惠政策,解决社区体育组织投入力量较小的困难。

      6.适度发展社区经营性体育组织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投资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越来越成为健康消费的热点,为城市社区适度发展经营性的社区体育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政府体育职能部门、社区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引导投资者投资社区大众体育,但要始终坚持公益性社区体育为主,经营性社区体育为辅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府不再是管理社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唯一主体,而更多地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是必然趋势。同样,社区体育行政机构也由过去包办体育,向主管体育转变,逐渐将主办权交给社区体育组织,突出社区体育组织在开展社区体育中的主导作用。社区体育行政机构其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化,管理方式也由行政命令,向协作方式转变。相信我国社区体育管理工作通过不断改进工作面而会取得蓬勃发展,使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蒲、大培等.《我国社区体育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体育文史》,2001.1

      [2]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缺陷及创新构想》,《体育与科学》,2001.6

      本文是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科技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基金号:142400410208。

      本文标题: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状况和发展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4799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