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利
摘 要:品德与生活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一门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的课程,不仅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了规范,也从行为上进行了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促进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生活;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在教学中不只重视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行,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学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有很多困惑,因此需要继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对一门课程的兴趣能够成为积极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兴趣培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要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教师要上好第一节品德课,学生不喜欢一门课程是因为不熟悉这门课程,因此在第一节品德与生活课上,教师要向学生全面介绍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让学生进行熟悉和了解。教师要积极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带领学生体会这门课程的深刻含义,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程在他们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增加对品德与生活的兴趣。此外,品德与生活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教师可以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体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教學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感受,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活动或者营造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时,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数据、图片,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几个小时内或者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会怎样,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平时生活中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形式,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得亲身体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更大的主动性。
二、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样也会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枯燥,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的灌注,肯定会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综合使用两种或者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以往的教学中上讲下听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时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端,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成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自立习惯的培养的教学中,小学生需要从小养成自立的习惯,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针对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对学生说教,收到的效果可能甚微,因此教师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举行叠衣服、系鞋带等类型的比赛,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多进行鼓励,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小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包含思想、道德、品德等许多方面,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生活内容引入课堂,这样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家过节的故事,把一些与节日相关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例如春联、剪纸、粽子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自己最喜欢哪个节日,都了解关于这个节日的哪些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知道的这些知识。这样利用一些小道具等可以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积极进行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又能够了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其他知识。
除了把生活中的资源引入课堂,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校园是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我们要一起保护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为建设美丽校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拔草等,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又能为美丽校园出一份力。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很重要的课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