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843
  • 周英福

      摘 要: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德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优势突出。新形势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一、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令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并且深挖课文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树立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三观。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贯穿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让德育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在分析德育渗透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对德育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二、德育渗透的内涵特征

      德育渗透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所学的知识内容和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一种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实现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渐进性、持久性、隐蔽性、主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要寓教于无形的德育渗透中,从而实现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点,使思想道德教育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令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德育教育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继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顺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需求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且自制力不强,对于很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常常会走向人生歧途。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典范,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策略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者,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感染力。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教育,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举止,不断提升自身的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折服学生,使学生愿意模仿教师的行为,听从教师的教诲,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熏陶。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语文教师开展寓德于教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华,包含着优秀的思想道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好素材。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就是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对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进行大力批判,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材中德育因素与语文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教育,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塑造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从而不断增强语文的德育功能。

      (三)语文综合训练中实施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的另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语言综合训练,因为语言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全面的、具体的培养,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将德育渗透到其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之中,使得学生们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形成高尚的情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使思维与大脑感受课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思想,从根本上真正的理解课文的含义;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教学的手段来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上,要不断的引导、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默念课文,让学生的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思想上感受作者的情感,从心里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受到“课文”的熏陶。最后,教师要将德育渗透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学生学习中、生活中发生的事写出来,将其作为写作创作的基础,同时这也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写作来发现社会现象、人生哲理、事物的本质等等,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情操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总结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在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综合训练和课外活动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实现春风化雨的德育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苏州大学,2014-10-01.

      [2]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以安阳市故城中心小学为例.

      [3]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4-05-16.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5772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