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分析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倦怠初探及应对措施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236
  • 刘红峰

      ◆摘 要:当学生步入中学阶段以后,其学习科目、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在方式变化,学习覆盖面越来广,其难度也在逐年增加,极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于产生倦怠心理,这种心理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有调查表明,引起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学生内在心理的因素和外在学习环境的因素,如,学习压力大、没有学习兴趣、学校制度太严以及学生心理素质差等,这些都会造成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造成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并能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习倦怠;应对措施

      当前,在初中教学中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普遍还在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会产生倦怠心理,其行为方式、学习态度也会跟着改变,最终影响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环境、教学设备、心理素质都会与城市学生不同,所以面对这特殊的群体,要求老师能够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心理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消除学生的倦怠心理,从而推动农村中学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在中学教学中还在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对老师产生了依赖的心理,也就不愿意去主动思考学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学生习惯了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在学习中方方面面都会依赖老师,一旦老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就会不习惯,甚至導致学生跟不上教学思路、进度,这时就会产生倦怠感,对学习充满抵触感。

      2.升学压力的影响。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习才让改变当前的生活,并且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分的成绩都可能影响自己是否能够升入重点高中,在这种思想的长期浸染下,学生和老师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感,长此以往会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倦怠感,不愿意去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生基础不牢固。对于农村学生他们的学生环境、教学方式都会有差异性,容易导致他们在小学时期没有打好基础,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进入中学阶段以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会产生力不从心的心理,上课会不认真听讲,成绩不但得不到提升还在每天下滑,这时就会对学习产生倦怠感。其次,还有一些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还不能找到学习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导致他们虽然很用心在学习,但是成绩始终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潜移默化中就会认为自己的智力有问题,产生不自信的感觉,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不会学习,再怎么花费时间去学习成绩也不会得到提高,渐渐的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最终产生倦怠的心理。

      二、对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倦怠的应对措施

      1.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能够主动的去学习。所以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老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去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讲解所学学科的积极影响,让学生更深刻的明白学习这一学科的价值,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一昧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导致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去主动配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心理。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

      2.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大多数都在面临着升学压力,这时期的学生的相对来说会很敏感,一点点事情都可能影响学习成绩。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这一点,特别是对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非常脆弱,老师要避免谈论到升学的话题,给学生减轻压力。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学生有压力过大的情况,要与学生父母进行沟通,从课堂上课堂下一起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压力,避免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倦怠心理。总之,当前的初中学生普遍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父母的、老师的等方面的压力,最终将这些压力转变为自己的,使学生不能以很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压,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

      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对于中学生来说成绩的提高与下降,都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或者是产生挫败感。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成绩的不断提高中,减少学习倦怠。同时很多学生在刚步入初中阶段时不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这时老师就要去分析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就会对学习充满信心,更加认同自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学生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会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求老师和家长能够为学生减压,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去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推动农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文韬.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倦怠初探及应对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

      [2]朱敏.新时期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倦怠成因和解决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2(8).

      [3]刘秋萍.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应对方式和学习倦怠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农村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批准文号:18-HJYY-468。

      本文标题:分析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倦怠初探及应对措施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079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