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为了美好而批评

  • 作者: 杂文月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382
  • 司徒伟智

      “你们写杂文的,眼中无美好,套路就是发发牢骚吐吐槽。”闲来聚谈,耳边有时会刮过此类纯属友好却令人捧腹的打趣。

      总觉得,有误会存焉。似乎面对全方位改革三十余年愈益美满完善的中国社会,一帮迂腐的杂文家,老是无动于衷,绝无热情,只会冷眼旁观,抱怨挑剔个没完。怎么是这样?

      不是的。眼下就有实例,你看看陈乃举的《冬梦集》。一本杂文集书稿,处处洋溢着对于改革建设大业的欢声笑语。微观上,华西村生产总值逾580亿元,家家住别墅有小车,他赞美;宏观上,2020年又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更赞美。还有,“鸡鸭鱼肉已成家常便饭,家庭主妇不再为置办年货精打细算,孩子们也不再企盼‘杀猪宰羊抹油嘴儿,做套花衣裳明年穿”,亘古未见的富足,全新体验的“过年”,令他高兴难抑。最高兴,也最感人的,是一篇《家乡的路》。辽河之畔是故乡,从幼时长长的泥浆路阻碍上学、卖粮、进城,“没有干燥落脚的地方,一脚踩下去,泥浆涌到小腿上”,到“泥浆路—土路—沙石路—柏油路”轮番升级,作者喜观人欢车畅乡村变,“新建的柏油路和四通八达的高速路衔接,成了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

      喜民众之喜,乐天下之乐。身为东北平原农家子的杂文家,为造福公众的新时期每一进展作护法、擂边鼓——此即乃举、又不限于乃举的我辈共识。杂文家岂是冷血儿?

      要乐天下之乐,也要忧天下之忧。“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王安石诗句)——谁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有过如此绝对快乐的“无矛盾境界”乎?老百姓在这儿那儿期待、困惑、烦扰的事情还真是不少,你我作为人民事业“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的杂文家,岂可不闻不问不焦急。千祈不能因为自己进城了,或者评上什么职称享受什么待遇了,就懒得去管,袖手旁观了。杜工部般“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才叫作文化人的良心。要忧百姓之所忧,而且理当卓识远见,见事于前,“先天下之忧而忧”。

      不止分忧,还须解忧。何以解忧,重在批评。通常,杂文家不是富贾高官,欲其手握物质资源,四处送油送粮送温暖,则难以为继。杂文家手握精神食粮,欲其访贫问困,取材严而开掘深,推出精辟独到的诗化政论以针砭时弊彰显正义,则义不容辞。这,亦即新时期以来杂文界领军人物一再申说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优良传统。

      乃举很看重批评。在担负辽宁省委党刊《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主任直至副主编、主编的长时期,他对于批评性题材来稿的支持和爱护,一直为我们众多杂文政论作者所熟知、所称道。轮到自己写作,也是一以贯之。这本《冬梦集》书稿,共计一百四十余篇文章,绝大部分具有批评元素。有针对官员操守品行的,从《追究“桥塌塌”就须终身制》直言“一些建设工程的设计、发包、质量监理和验收等层层有人审核,其实部分官员的贪欲和权力早已染指其中,建设资金成了‘唐僧肉”;到《由“西北风书记”想到了沈浩》讥刺若干基层村支书目无村民,作威作福,竟口出狂言“我当书记的,就是希望你们喝西北风!”揭示剖析其感情变化,思想退化,宗旨异化。还有针对领导工作理念的,如《躁急自败》批评有的地方官员“好大喜功,互相攀比,处处争‘先。弄不好,还得‘折腾”。《努力建设美丽家园》则叹息许多农村主政者缺乏生态意识,以致那里再也不是“我记忆中乡下的春花似锦,百鸟鸣唱,河水清澈,游鱼可数”。写法各异,或者通篇到底批评,或者表扬中兼含批评,总之都直面问题、一语中的,且把捏得当、避免极端。

      所有这些批评都是改进工作的催化剂。“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这里有污秽,那里存坑洼,种种般般俱系阻遏我们事业顺利前进的问题亦即障碍。看到问题,说清问题,而且要说得恰到好处、入耳入心才能消除问题。乃举杂文所以历来受各方面读者欢迎,原由在此。

      自然,非唯个人努力,亦赖文体功能。凭借精悍性、政论性、锋利性、现实性,杂文文体与批评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是的,有过较好的歌颂型杂文,不过从公众的接受习惯来看,能不胫而走者,更多的显然是批评型杂文。此中缘由,杂文大师曾彦修有妙喻:“杂文的艺术特性,确乎更适于作揭露、批评各种错误之用。漫画与相声也有这个特点,你如果要求天天画‘歌颂漫画,说‘歌颂相声,那怎么办得到?”“侯宝林先生可谓公认的一代相声大师了吧,但是不管他本事有多么大,他就是始终变不成一个以‘歌颂相声为主的演员。”反之,他认为高元钧们的山东快书,却只能用来歌颂。奥秘无它,不同载体对应不同诉求而已。讴歌、抒情、讽刺、幽默……岂可要求每一种文体都一肩而全挑?

      不只是批评官员,有意思的是,乃举批评的笔触还指向普通百姓。清明扫墓,“人到之处,火焰升腾,乌烟瘴气;人走之后,垃圾满地,一片狼藉”,他批评。当家长的,不让孩子玩,幼儿园大班孩子竟然每天须完成家庭作业“英语字母5个,10道数学题,10个汉语拼音……”他批评。部分贫困户懒怠成习,领到扶贫款不去发展生产,只管抱着“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的消极思想及时行乐,他批评。诸如此类,批评得好。谁说现今的老百姓就不需要接受教育和提高了?国民性改造,无论昨天或今天都是个常说常新的议题。我赞成另一位杂文大师廖沫沙的主张,即新时代的杂文不再止于对敌斗争的“匕首”“投枪”功能,而应更主要地对人民内部包括官员和民众的缺点错误困惑,起着劝诫、针砭、化解的“银针”和“解剖刀”作用。

      刘向的《说苑》记载,赵简子为下属尹绰屡屡当众批评他而不快时,尹绰可回答得好:所以要批评您的缺点,就因为“臣不爱君之丑”。难道丑陋不该快快剔除,还值得遮护保留?善意批评,不叫作出洋相,而恰是为着让你祛丑添辉,美好起来。

      是的,好的杂文,无不是为了增创美好而作出的批评。【童 玲/图】

      本文标题:为了美好而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846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