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客观与极端

  • 作者: 杂文月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414
  • 李本华

      《慈禧的专权误国与维多利亚的虚君辉煌》(《杂文月刊》2016年9上)是一篇好文章。好在尊重事实,评介客观,不溢美。不把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昌盛归功到女王个人名下。人们赞誉她,不是她做了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而是她什么都不做,完全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她也是一个平常的人。她有时温柔善良,有时却强硬冷酷;有时顺应时代潮流,有时却顽固地与之对抗。她也并非生性不喜欢权力或者其道德水准高到了超乎常人的程度,只是她头脑清醒,知道“王在法下”,不能也不敢突破这条红线。她也突破不了这条红线。对照慈禧的专权误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昌盛,应该归功于宪法!有了宪法,君主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君主的才能道德高低更不重要。不是天才领袖造就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宪法的功劳。再,标题的“虚”,一字千金。亏了作者的推敲!

      还要议论一下同期的《比较教育比不出合格人才》。我以为“比较”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的当然是需要的。只是不能极端。不谈了。文章末尾引用了《论语·先进》章作论据,证明孔子是不赞成“比较”的。对曾皙的发言,“孔子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比之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存高远,反倒很赞赏他的想法”。作者这样议论孔子,我以为是误解了孔子。一般的看法是,孔子晚年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已经把主要精力转到教育上,才赞成曾皙当老师的理想,与志存高远无关。对弟子们的发言,孔子也是有评比的。子路说完后“夫子哂之”,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还说冉有、公西华有大才,刚才的发言太谦虚了。课堂上,老师哪有对学生的发言不加以评议的?除非他没有做老师的能力。

      本文标题:客观与极端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859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