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人生的警枕

  • 作者: 意林原创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064
  • 张乐妍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不幸。为了节省粮食,他以糙米熬成稀饭,冷之成冻后划为四块,早吃两块,晚吃两块。每日食不果腹,依旧坚持读书。每当乡里的富户舍粥放粮时,穷孩子们都去乞讨吃喝,求得旧衣,唯独范仲淹无动于衷。

      同学张某将范仲淹忍饥饱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这位父亲十分感动。他做好一桌丰盛的宴席,让儿子送去,范仲淹却拒绝了。张某以为范仲淹羞于接受,放下东西便跑了。三日后,张某前来探望范仲淹,桌上鱼肉一丝未动,已然臭了。张某忍不住责怪道:“多可惜啊,你怎么不吃呢?”

      十二岁的范仲淹说道:“鲜衣美食人人所爱,我怕的是——吃了这些美味佳肴,沉迷于此,以后就再也过不惯艰苦的生活了,再也没有穷且益坚的青云之志了!”张某听后,既感且佩。范仲淹拒绝享受,自求进取,终成一代大家。

      在安逸的日子里,李自成不进而退。在努力的习惯里,范仲淹终成正果。当我们主动抛弃“天上掉馅饼”的虚空妄想,捡起“习惯于努力”的生活方式,幸运和进步就会纷至沓来。

      史学家司馬光贪睡,却肯主动用功。他用圆木做了一个警枕,半夜一翻身,枕滚头落,自然惊醒,便起床著书,《资治通鉴》便是这样得来的。

      习惯于安逸,还是习惯于努力?人人当有一警枕也。

      本文标题:人生的警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9601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