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青春如风自由

  • 作者: 意林原创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301
  • 摩登中产

      人生总有特定时段,如风急,如沙冷。



      凌晨两点,高晓松终于从西单推车走回清华。自行车后座上,是女孩们筹款给他买的音箱。那年他大三,成立了一支乐队叫青铜器,生活就要随性如风,哪有固定模样。

      青铜器很快混出名气,帮唐朝垫过场,给黑豹递过烟,最后获准在北京外交人员大酒店暖场演出。

      当年外交大酒店是北京的摇滚圣殿。主唱老狼上台时,紧张得死攥话筒。

      他本想霸气地说句,“我们是青铜器”,张嘴却说成“我——我——我——我们都是学生!”

      日子如风飞逝。某日,乐队收到海口歌厅邀请,当驻场歌手,演出费一晚10元。

      在遥远的90年代,海口于北京而言,是真正的海角天涯,可高晓松和老狼借了点钱,便坐上南下的火车。

      过海峡时,高晓松晕船,吐得五彩斑斓,到海口时,他趴在地上,觉得整个海南岛都在上下摇晃。两个人去歌厅试唱,对方点名要听《一无所有》。老狼一紧张,一开口就把G调唱成了B调,比崔健还高三度。

      高晓松心想完了。结果老狼愣是给唱上去了。

      那是1990年,两人一个21岁,一个22岁。年轻生猛,自在如风。在歌厅,他们还学会了两句海南话,一句是我爱你,一句是我特别爱你。

      半个月后,两人就被歌厅开除了。有女服务员喜欢他们,常偷花生米给他们吃。

      歌厅外的海口街头,阳光明亮耀眼,所有女生都穿瘦腿裤,没人穿裙子。后来,高晓松说,一生当中,再没有哪一年像1990年般漫长、欢乐和忧伤。

      那段故事结尾,两人终于挣够了一人的回家路费,高晓松讲义气地让老狼先走。另外一版本中,高晓松是为了支走老狼,好方便陪偷偷认识的姑娘。

      随性的人生如风自由,无视规则,亦无条框。



      《泰坦尼克号》上映10年后,杰克和露丝重逢,一起拍了《革命之路》。

      电影中,青年浪子化身中年白领,金发女生变为三流演员。两人为婚后琐事争吵不休。妻子想起年轻时的志向,提出全家搬到巴黎,一切重新开始。丈夫百般纠结,最终同意。

      即将出发时,丈夫升职,妻子怀孕,远行就此泡汤,最终妻子流产,死在医院。

      豆瓣上,点赞最高短评说,如果当年杰克爬上木板,他和露丝也会走入同样无奈的生活。

      人生最开始都随风,规则缠身后,才会陷入流沙。青春最大的敌人不是岁月,而是生活带来的彼此消磨。先是丢失速度,继而磨灭个性,最后丧失热情。



      100余年前,一位70岁美国作家写了篇短文《青春》,其中一句话被麦克阿瑟封入镜框。

      句子广为流传后,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将其视为座右銘,作为挣脱流沙的手段: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

      电影《铁钩船长》里,欧美童话最有名的小飞侠彼得·潘,变成了一位中年律师。

      他满脸皱纹顶着啤酒肚,不光失去了小飞侠的记忆,也失去了飞的能力。

      直到他重新找回对美好的热情,便在刹那间,重回年轻孩子的梦幻世界。

      唯有对生活保持热情,才能在这个严苛又多变的时代,挣脱流沙的引力。

      硅谷的科学家下班后组爵士乐团,日本的小说家热衷于开甜品店,北上广的白领们尝试话剧扮演,生活总有无数秘境。

      在这样一个时代,只要对生活热情不歇,便可定制自己的人生。

      (图/小粒团)

      本文标题:青春如风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9924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