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心情日记其它日记
日记内容页

耳虫控制人类的大脑吗

  • 作者: 那凡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2-07-28
  • 阅读131
  •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大多数人都会有“耳虫”经历,甚至,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有91.7%的人,耳朵里每周都会“爬进至少一只耳虫(萦绕一首歌曲)”,有33.2%的人每天都会“和耳虫玩耍”,甚至有26.1%的人每天都要“和几只虫玩儿”。这些虫儿还都长得不一样:有的是“副歌”;有的是“其他部分”(通常只有一两句,占比27%);还有28%的“整歌耳虫”!

      所以,好了,不要担心,你是正常的,而且,不是最惨的。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吸引耳虫呢?伦敦大学Goldsmith学院一个专门研究耳虫的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发现:音乐重度爱好者们,似乎更容易吸引耳虫,“耳朵进虫”的频繁程度也更高、持续时间更加长久,这些人更容易为此感到烦躁。

      “脑力劳动者”则是耳虫第二喜欢的人群。此外,研究人员们还一直怀疑耳虫很可能和强迫症(OCD)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目前为止这还只是推测而已。

      夺回大脑的控制权?

      呃,对不起,可能做不到

      有没有办法能赶走它?

      关于耳虫现象最有趣的一点可能就是这个——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或许并不那么好接受的事实:我们的心智里有自己无法控制的一部分。据科学家们说,我们的短期记忆中存在着“奴隶系统”(它捕捉影像和声音,并促使我们在短时间里在它们身上集中注意力),其中被称为“心智的眼睛”的系统专门负责捕捉视觉信息,另一个系统“内耳”则用来记住声音。而“内耳”,有时就会被“神曲”这样的存在困住,换句话说,耳虫有本事让我们的身体不听指挥……

      那,能不能给个指南,让我躲开这只烦人的虫子?

      Stewart实验室的一篇论文表明:无论是不是“神曲”,重复接触的音乐,都容易引起耳虫发作。

      还有,往往是你发着呆放着空,以未知的原因,耳虫就来了。2007年,赫尔大学的音乐家Freya Bailes对耳虫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等待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排队或社交场中孤零零的时候……

      唯一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如果耳虫的发作频率忽然增加,很可能是因为焦虑等情绪问题。

      灰心了就对了

      ——对,别理它自己就好了

      好了,了解了这些之后,你是不是已经灰心了,默默絮叨着“我连一只小小的虫子都斗不过啊,罢了罢了,还说什么,放平心态接受这无端的侵袭吧”?

      那么,恭喜你,你已經在无意中掌握了对付它最好的方法——无为。

      虽然耳虫面目模糊、难以了解,但好在,它一般最多也就能持续半小时,且基本上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耳虫还好,真的

      ——还好不是其他什么虫

      曾有人运用电脑软件系统来解析“神曲”的音乐结构,而后发现能引起耳虫的曲子大多具有以下特征:音符更长、音程更小……呃,听不懂没关系,总的来说就是,当“神曲公式”被发现,在未来,世界上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虫”。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起重复性音乐(耳虫)让人烦躁,反反复复的语言重复让人产生生理厌恶甚至是莫名地感到威胁与恐惧……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开始庆幸还好自己的生活里只有耳虫?

      本文标题:耳虫控制人类的大脑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diary/19400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