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心情日记往事悠悠
日记内容页

30多年前的高考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 作者: 寓于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05-25
  • 阅读80
  •   1

      前段时间参加同学聚会,其间聊到了当年的高考第一名干什么去了。

      其中几个同学用看笑话的语气讥讽说:“当年他就是一个书呆子,只知道做题,现在估计也混得不怎么样,你看连同学聚会也不敢参加。”

      当年那个高考第一名混得怎么样?似乎大家都在看他的笑话,要暗暗印证自己当年的选择是对的,死读书的人没有好下场。

      现场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出于好奇,在聚会结束之后,偷偷打听了一下。

      从大学毕业之后,他就继续读书,一路深造到了博士,现在他已经是世界TOP3的一个投行高管,年薪大几百万元,接触的都是最顶尖的名流人士,远远把当天聚会的同学甩出了八条街。

      原来他不是混得不好,而是他根本不和我们在一个圈子,而当时一些同学意淫他混得不好,现在看起来真是像一个笑话。

      似乎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学渣成绩不好,而某学霸成绩很好,20年过去之后,学渣和学霸在一个招聘会上见面,来参加面试的,是当年的学霸,而面试学霸的就是当年的学渣,学霸的前途和命运,都牢牢掌握在学渣的手里。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爽,也暗合了很多当年学习不用功的人的心理。

      可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场景多吗?真的不多,更多的是,因为高考、因为学历,学霸们走上了人生巅峰,而学渣们只能在社会的底层做最辛苦、最基层的工作。

      學霸落魄、学渣逆袭,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欢看,一旦发生就会成为新闻,就会引起轰动,因为他们喜欢看到别人被拉下神坛的感觉。

      于是,每年高考状元出炉的时候,一片祝福声中,总会出现一些酸溜溜的评论:状元又怎么样?毕业了还不是要出来找工作?可能混得还不如小学毕业的呢。状元都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到了社会上也不会吃香的,赚得还不如卖茶叶蛋的多。

      那些抱着看笑话心态的人,仿佛都期盼状元们境遇凄惨,好满足他们的阴暗心理。

      2

      那些高考状元到底过得怎么样?真的如他们所说,都过得很差吗?还真的有人去调查了这件事情。

      30多年前,佛山电视台曾经对一批高考状元进行采访,并制作了一期视频,这在当时引起轰动;30多年后,他们再一次找到了当年接受采访的状元们。

      他叫陈东,当年900分的满分成绩,成为当年的广东省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

      当时学校还专门为他办了一期欢送会,他说,拿到状元也没有很兴奋,因为他在高一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考取文科的状元。

      30多年后,他过得怎么样呢?

      如今,他已经是中山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还是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法学院等国外高校的访问学者,已经成了一代名师,著作等身。

      另一位状元谭志佳,当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广东高明区首个省状元。

      谭志佳的父母都是农民,每年收入不足三千元,家里穷困潦倒,但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成为一名省状元,考入北大。

      这么多年过去了,谭志佳已经是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拿到了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遗传病理研究工作。

      自己成功之后,他还加入同乡会,为佛山付出和奉献了很多,同时,他还是政协委员,致力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不只是他们,还有很多关于高考状元的报道。

      河南省的文科状元张磊,以当年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并进入耶鲁大学深造。现在他已经是耶鲁大学建校315年来的首位中国校董。他创立高瓴资本,以220亿元的财富值,登上胡润百富榜。

      还有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是阳泉市高考状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宿迁市高考状元,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是广东省高考状元,中国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是安徽省高考状元,著名作家刘震云是河南省高考状元。

      据一份对1977—1986年高考状元的职业统计,他们中有些已经是: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中青在线总经理、软银中国合伙人、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美国长岛大学教授等。

      为什么这些高考状元只要自身不出问题,大概率不会混得太差?

      因为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能够当上状元的人,非同凡人,他们的吃苦能力、抗压能力、学习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而这些能力,又是能够促使他们继续成功的原因。

      退一万步讲,即使他们不去从商从政,做文史类的工作或者教育类的工作,也是如鱼得水。

      而且,高考状元是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考入名校的,有了名校的背景,他们的人生起点,从那时起就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早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状元中,大部分人不一定成了首富或者是某个行业最有钱的人。但他们大多数都在各自的领域不断探索,寻找一种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活法。

      3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说读书时成绩好的人,到了社会就一定能成为人才,更不是说成绩不好的人,就注定什么都干不好。我想说的是,人生的意义在于整个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某个瞬间。某一阶段的成就,只能代表那一阶段的努力,如果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那么,即便是高考状元,也不过是梦幻泡影。毕竟,人们关心的只会是“你是谁”,而不是“你曾经是谁”。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人生远远不止高考这一场考试。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事实上,在任何阶段、任何领域,努力奋斗都不会过时。

      本文标题:30多年前的高考状元,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diary/19626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