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心情日记往事悠悠
日记内容页

看了追赶袁隆平灵车的20岁女孩,我顿悟什么是中国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 作者: hxl7777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07-02
  • 阅读139
  •   1

      袁隆平先生走后,长沙下了一天一夜的雨。

      2

      冷雨中,湘雅医院的地下通道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市民。

      从噩耗传出到16点,只有短短三个小时,却会集起数千人。

      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年轻人。

      载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从地下通道,缓缓驶出。

      大家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大家追着灵车,跑了很远很远。十字路口,所有的车辆集体鸣笛。

      有主播,边追着灵车边哭;有20多岁的女孩,追着灵车,喊得声嘶力竭。

      3

      下午3点。

      一个女大学生赶到病房门口。

      她的大学离医院很远。

      她说自己坐了半个小时的公交,找了很久,才打听到袁老生前所住的病房。

      “就是想来送送。”

      4

      傍晚时,长沙市区的菊花和满天星,差不多已经被抢空。

      有年轻人拿来了自家的盆栽,悼念袁先生。

      一个女孩一路问去,最后在一家很偏的花店,才找到两小束菊花。

      年轻的店主,只收了她一束的钱。她说,另一束代表我的心意,请帮忙送给老先生。

      5

      加班归来的朋友,看到了他今生都不会忘记的一幕。

      地铁上,很多二十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都捧着白色的花束。

      他们衣着各异,却都异常沉默。

      有些人身上,已经被雨淋湿。

      但没有人在意。

      他们应该都是过去送袁老的。

      6

      吃晚饭的时候,刷抖音,看到一条消息: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我们似乎也不会哭了。

      但我没想到。

      昨天,我们整个宿舍的同学,因为一位91岁的老人抱头痛哭。

      7

      晚上的明阳山殡仪馆。

      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正在排队献花。

      有年轻的父母,从外地驱车5小时赶来,带着自己的小孩。

      有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和孩子跪在湿滑的路上,面色郑重地拜了三拜。

      深夜11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在殡仪馆外,还有市民排队为袁老献花。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仍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8

      一个1992年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女孩子,深夜发了一条微博:

      我正好在长沙办事。

      买了3000元的花,可以帮送,悼念袁爷爷,但不收钱。

      9

      写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

      何其有幸,我和袁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虽然从未谋面,却倍感亲切。

      何其有幸,我看到了,站在送行队伍最前列的年轻人。

      曾经,我们以为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了信仰。

      追求真理和大师的人越来越少,追求金钱和名气的人越来越多。

      曾经,我们以为这一代年轻人堕落了。

      他们崇拜偶像,追逐娱乐明星;他们为网红而疯狂,陷落在金钱崇拜、颜值正义的扭曲价值观里不可自拔。

      曾经,我们认定,这是垮掉的90后与00后。

      他们生于蜜罐,成长于独生的家庭,尽享了上下几辈人的偏爱,却很少懂得感恩。其实事实不是,真正面临崩塌的,不过是上一代人的刻板成见。

      这个世界远比想象的温柔,这群年轻人,也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坚强且独立。

      他们内心有一团火;

      他们不害怕去表达;

      他们开始显山露水,并慢慢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他们正在,或者曾经被误解,但他们从来不说。

      自发送别悼念袁隆平院士的人山人海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这一幕让人触动。

      哪怕外界的噪声再大,哪怕目之所及并不尽如人意,他们依旧向光明的地方而去。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社会才有了希望。

      10

      不能否定,也不能掩蓋。

      这一代年轻人,会有让人怒其不争的行为,他们中有令长辈恨铁不成钢的少数。

      但多数年轻人,正在成为比肩甚至超越上一辈的个体。

      那个追着袁隆平灵车跑的女孩;那群在宿舍里抱头痛哭的大学生;那个只是经过长沙,1992年生的微博博主。

      他们才是中国年轻人最该有的样子。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士气高昂,三观正确,愿意用智慧和深情照亮国家,照亮宇宙。

      这个世界年轻人的光一直在,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

      100多年前,詹天佑远渡重洋,慷慨陈词: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就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今天,同样年轻的面孔,站到了为袁隆平送行的队列中。

      吾辈一直在自强。

      少年强必将中国强,少年独立必将中国独立,少年进步必将中国进步。

      大国崛起,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定当平安无虞。

      因为信仰和力量的星光,终有一日,会连缀成灿烂的银河。

      因为这束光,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生生不息,上下奔腾。

      本文标题:看了追赶袁隆平灵车的20岁女孩,我顿悟什么是中国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diary/19683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