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205/0
    2023-04-10
  • 12016年5月初,我从纽约去华盛顿,上一门关于外交学的暑期课程。因为课程只有一个半月,又觉得租房太贵,我便投奔了上复旦时的老同学阿亮。阿亮在华盛顿读研,和我一样也是一名“厅长”——客厅之长。好在他租住的客厅富余出一张气垫床可供我借住一阵。不得不说,气垫床…[浏览全文]

  • 442/0
    2023-04-09
  • 17岁的时候,我一度达到了有生以来体重的巅峰,114斤!只记得自己初期总是很容易饿,饿了就四下去找东西吃。中学课间食堂有加餐,我动辄去买两个馅饼,有时候上课了还没停止咀嚼,趁老师转身写板书方才慌忙下咽。现在想来我应该是在一年中胖了二十斤,而自己竟浑然不觉。…[浏览全文]

  • 177/0
    2023-04-09
  • 我第一次感到北京浩浩荡荡、了无际涯是在小学二年级。我生在北京东郊一个叫垂杨柳的地方,我每天走三百五十四步到垂杨柳中心小学上学,走三百五十四步回家吃饭。我小学二年级的一天,学校组织去人民印刷机械厂礼堂看《哪吒闹海》,从垂杨柳中街一直走到垂杨柳南街的最东端,作…[浏览全文]

  • 165/0
    2023-04-07
  • 最近,一则关于日航123号空难的故事引起了关注。空难发生在34年前,1985年8月12日,日航123号航班,520人罹难。这当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小男孩是第一次独自乘坐飞机。在他遇难后,母亲长期被自责的情绪折磨,因为她无法想象:年幼的孩子是如何走完生命最后的…[浏览全文]

  • 129/0
    2023-04-06
  • 萧红在上海时,每天晚上都写作至深夜,每到就寝时,就会听到窗外传来胡琴声,琴声凄楚、悲凉,有一天,当琴声响起的时候,她打开窗户向下张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领着一个卖唱的盲人老伯伯正走到窗下,那个女孩子看到了萧红,立即停住了,盲人伯伯便为萧红演奏胡琴,萧…[浏览全文]

  • 121/0
    2023-04-06
  • 在医科新生覃健眼里,盛产牛肉锅贴和鸭血粉丝汤的南京,“吃没吃的,喝没喝的”。这说法在室友中犯了众怒,他的上铺陈越就敲着床板,大声驳斥他:“照你的说法,你们大理倒是盛产武侠人物的地方,想来是有吃有喝的。”众皆哄笑,听出了陈越口中的讽喻之意:武侠人物,多是臆想…[浏览全文]

  • 221/0
    2023-04-06
  • 2007年9月,两个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宅男住的公寓对面,搬来了一个名叫佩妮的金发美女。一个“正常人”闯入了这几个社交尴尬、不通常情、一板一眼、性格怪僻但又谜之可爱的科学家的生活中,碰撞出了大量的笑点,成吨的梗和段子,也有了不断加入人生旅程的新伙伴——这就…[浏览全文]

  • 157/0
    2023-04-06
  • 作为夏天是匹狼,冬天冻成狗的吃瓜群众,对秋裤又爱又恨。虽然秋裤被视为时尚圈的一颗毒药,但对于没有抗寒体质的人群,秋裤真的是救命必备,老少咸宜。而且,穿不穿秋裤不只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争论,还是一个国际问题。16世纪的英国贵族中流行一种羊毛材质的马裤,为方便骑…[浏览全文]

  • 135/0
    2023-04-04
  • 考验才刚刚开始我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2016年3月22日)后不久,接到了留学录取通知。彼时的欧洲正处在难民危机的风口浪尖,甚至以治安良好著称的德国都发生了多起恶性治安事件。且不说父母的担忧,怕死的我都打起了退堂鼓。这是计划去留学两年多以来,我唯一…[浏览全文]

  • 115/0
    2023-04-04
  • 為一窝老鼠我们先后养过四五只猫,全是早先一只黑母猫的后代。在我的印象中猫和老鼠早就订好了协议。自从养了猫,许多年间我们家老鼠再没增多,却也始终没彻底消灭,这全是猫故意给老鼠留了生路。老鼠每天夜里牺牲掉两只供猫果腹,猫一吃饱,老鼠便太平了,满屋子闹腾,从猫眼…[浏览全文]

  • 138/0
    2023-04-04
  • 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83岁都是一个定义老年的范畴。人们对于一个83岁的女人的预期是,她面容苍老,语速缓慢,她不必也不会再去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她会出现在一个舒服的角落,晒着太阳,跟更年轻的孩子们讲讲往日的故事。但这显然不是席薇亚·厄尔。这位传奇女性今年83岁…[浏览全文]

  • 204/0
    2023-04-04
  • 我对食物颇为挑剔:一是食材必须新鲜,二是用餐环境必须卫生,三是它最好是川菜。作为一个成都人,我能够忍受离开川菜和火锅的时间极限是两天。每次去国外,一开始我总是兴致勃勃地吵着要吃当地菜,还嘲笑那些一心想找中餐馆的朋友:“傻不傻呀,来都来了,当然要感受一下当地…[浏览全文]

  • 578/0
    2023-04-04
  • 小学毕业这一年暑假,我被父亲毒打了一顿,无法承受,我离家出走了。这次出走,对于家人和我,都是猛烈的震撼。半夏河是一条人工河,当年挖河挖出的泥土就堆在村西南的河边上,沿着河,形成一座绵延几里的土山。放了暑假之后,我和小伙伴們每天午饭之前,挖满一篮子猪草,就来…[浏览全文]

  • 195/0
    2023-04-03
  • 我2岁时,随爸妈从湖南来到北京。有人问我,喜不喜欢北京,我会说我喜欢北京的每一个地方。我在这座城市里度过了绝大部分的童年,时至今日,每当路过很多地方时,都能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的一些回忆。小时候我家住昌平,去市区上才艺课,单程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常常是我…[浏览全文]

  • 141/0
    2023-04-01
  • 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分一近,黄鳝已悄悄出洞觅食了。水温地气的转暖,田野、河道、溝渠里小鱼小虾及微生物的增多,加上一冬的断食,黄鳝胃口大开,油菜花一片金黄的日子,也正是黄鳝最肥的时节。“花黄鳝肥”不可救药地为江南地域一种充满诱惑的物候和念想。而在春风熏重的夜色…[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往事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