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1/109140
    2011-09-08
  • 路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一般在先都会预设一个目的地,但只为了走路而走路的人也是有的。不过即便有了目的地,却未必知道方向,未必知道怎样走下去;路总是要一步步的走下去的,走着走着,渐渐的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你所要走的方向,你目的地就在前面。但或许你终于会发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10235
    2011-09-08
  • 写到这里,终于是到了最后一篇,一件事情有即将宣告完结,我几乎又可以“叹一口气”了。为什么是“叹一口气”呢?是我常把叹气当做深呼吸的,其实,动作都一样,也是先倒吸一口长气,然后吐出来,只是心境略有不同罢了。本来,一篇甚至一个“系列”的东西写完,是应该“舒一口…[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109171
    2011-09-08
  • 这一个系列写到这里,竟然写不下去了。这倒不是因为涅槃这“无境之境”本来是“不可思议”的,而是我自己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不想说,至少,我不想在这里说。总之就是,心里浮躁得可以,年岁愈增,却发现自己愈不能控制自己了。到这时,我也实在开始有些佩服这些佛门弟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8813
    2011-09-08
  • 一切机缘成熟,理所当然的,释迦牟尼佛开始了他的理想的第二步——度化众生。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这也是一条可以让人感得绝望的道路。这样的理想,注定就只在于理想之中,是一个达不到的境地;对于这样的理想,你所有的只能是一个“希望”,一个来对抗你的绝望的希望。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9651
    2011-09-08
  • 但凡伟大人物的理想,并不是只到了自己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就算完的;但凡称得上伟大的理想,都是跟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其实,悉达多或者别的什么伟人们,他们自己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或得到“至高真理”,这些,只不过是第一步——使自己有了可以说话、可以让社会有些…[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110508
    2011-09-08
  • 看来,这株尼连禅河旁边、伽阇山山麓的毕钵罗树是不平凡的,它注定要跟悉达多太子一道,成就无上正果。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话虽不好听,理却是这个理。悉达多在这株毕钵罗树下,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位,获无上正等正觉,成为至圣佛陀,为三界独尊之天人师。…[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110090
    2011-09-08
  • 当悉达多太子觉到现世的大苦楚,也约略看到心中的理想之境,进而生出出家修行之意时,他遇到了最严重的阻扰。这阻扰比任何修行中的挫折、任何身体上的苦痛,甚至比“日食一麻一米”而饿得“身如枯木”,还要严重得多得多。这阻扰就是来自于悉达多的家人们。那位对他几乎倾注全…[浏览全文][赞一下]

  • 3/111417
    2011-09-08
  • 人都是趋乐避苦的。不单是人,一切的有情众生,也都是趋乐避苦的。当人在看到、甚至体味到现实中的种种苦处之后,就会生出要逃离开去的想法。那么,到哪里去呢?当然是要去到一个没有苦痛的极乐境。其时,我们或许都会在心中设定一个这样的地方:在那里没有饥荒与压迫、没有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0737
    2011-09-08
  • 当乔达摩•悉达多被尊为释迦牟尼的时候,已经是他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了。其时他已然成就一切种智,得大神通,为天人师,于世独尊。这似乎在他的俗名中早有预见,乔达摩•悉达多,意即“一切义成就者”。乔达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1543
    2011-09-08
  • 都说写文章题目很重要,我现在是深以为然的。倘使找到一个好的标题,立马就能吸引别人的眼球,于是也就有了能让人看下去的希望。但吸引眼球不一定就要“好”,怪也是可以的,弄个稀奇古怪的上去,先拉住看客的眼球、也获起了那个让人看下去的希望。为此,我近来也是渐渐有些沾…[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120667
    2011-09-07
  • 空荡荡的日子,脑海中每天都想着同一件事。每天也会去做这一件事。不知道意义在哪里,也不知道意义有多大。只是做了,就停不下来。只是开始了,脚步就只能往前迈。虽然说,感情是诚挚的。虽然说,带着功利色彩在里面。但是,其实,多多少少感觉得出,我并不适合走这一条路。因…[浏览全文][赞一下]

  • 6/104012
    2011-09-05
  • 碎裂的声音从柜上掉下,“啪!”的摔成一瓣瓣,水滴溅落在地板,像盛开的花朵。地上静卧的瓷瓦裸露着锋利的碎尖。我的心被一声巨响惊起,眼望着一地狼藉,不知所措。正在读《穆斯林的葬礼》中《月落》时,我的身后出现这样的插曲。原本一直平静的看到结尾,心却骤然蒙上一层伤…[浏览全文][赞一下]

  • 4/103125
    2011-09-05
  • 我的窗外,是一片倒退的树林。迷丛般交结的藤蔓紧贴铁轨路旁的土地,发芽的梦想在藤蔓的空隙中生长。高大的树林越过荒芜的山直指远处,静卧在碎石的呼喊沉默中隐却过客的眼泪。只有树,只有山,只有一片波浪般挥舞的稻田,在这不被人记起的地方,我的目光朝向蔚蓝的天。这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6/114227
    2011-09-04
  • 一、关于姓和氏今天我们说某人姓什么或某氏,通常是把姓和氏合在一起用一个字说的,也就是说姓就是氏,氏也就是姓,姓和氏完全是一个意思。如姓张,可以说张氏,王氏,可以说姓王。可是在古代,姓和氏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分,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并且姓要比氏出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4/113263
    2011-09-04
  • 二、最早的姓氏来源无论走遍天涯海角,天下的华人是一家。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我们常常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为炎黄子孙,没有理由不统一,没有理由继续分裂下去。为什说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呢?如果单说大陆,也有十三亿人口,…[浏览全文][赞一下]

  • 4/113753
    2011-09-04
  • 三、前一百大姓的来源中华民族的姓氏既有古老的也有新生的,到底有多少呢?北宋时期编写的《百家姓》只记录了四百九十二个,那只是人口数量比较多的姓氏的统计,如果加上人口数量较少或比较冷僻的姓氏,数量就更大了,发展到今天就多得数不清了,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有人对中国…[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13165
    2011-09-04
  • (二)、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等十姓的来源11徐出自嬴姓。伯益有个儿子叫若木,夏朝的时候被封于徐(今江苏泅洪县及安徽泅县一带)。传了三十二代,历经夏商周三代,到周穆王的时候有个国君徐君偃,就是在赵姓来源里所说的徐偃王。徐偃王以仁义著称,颇得百姓的拥护。有一次…[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12390
    2011-09-04
  • (三)、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等十姓的来源21梁出自嬴姓,是伯益的后人。伯益的后代子孙中有一个叫非子的,本来姓嬴,跟从造父姓赵,擅长养马。他为周孝王养马,马匹繁殖的很多,有功,周孝王因其祖先伯益为帝舜主畜赐嬴姓,也就把秦地封给非子作为采邑,让他重新奉守嬴氏祀…[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11242
    2011-09-04
  • (四)、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等十姓的来源31程出自重黎之后之程。颛顼有个儿子叫称,称生子卷章,卷章生子重和黎,帝喾任命重为南正以司天,黎为北正以司地,后来总称掌管天地之官为重黎。(另有一说重黎为一人,在帝喾的时候官居火正,甚有功,帝喾命之曰祝融,后因诛杀公…[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11430
    2011-09-04
  • (五)、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等十姓的来源41苏出自陆终之后。陆终有六个儿子,长子叫昆吾。《史记·集解》里说,昆吾名字叫做“樊”,己姓,封昆吾氏。昆吾有个儿子,在夏代中叶被封在苏地(今河南济源西北,一说为今河南卫辉石的苏岭苏门山),称为有苏氏,为侯伯,夏桀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