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115294
    2008-12-08
  • 刚一下车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雨中的岱庙别有一番韵致,老马说这样更有年代感。的确,岱庙本就是古建筑群,再加上点小雨就更加显得意境悠远。由于天气的原因,今天的游客不多,没有了平日里的熙熙攘攘,岱庙的古朴与深邃便愈发明显了。游客们也都是有备而来,雨刚落下伞便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8411
    2008-12-08
  • 神州极目尽春色,阳春二月岱庙行。古庙演绎千秋事,新蕾倾吐古今情。八方香客齐聚首,四海宾朋各相迎。岱宗脚下红尘里,犹闻当年钟磬声。——题记阳历三月二十二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春分已过,虽是阳春二月,遍地春花,杨柳扶疏,却给人一种烟花三月的错觉。四野春色躁动,暖…[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115791
    2008-11-20
  • 王国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也许陶潜,他的天地安静地只剩他的清酒,傲然地只余他的草木。喧嚣早已被放逐,正如那些寂寞已被凌迟。他是优美的,他的优美在于他的“不隔…[浏览全文][赞一下]

  • 3/123711
    2008-10-17
  • 国庆期间,百无聊耐,早就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到外面散散心,解开或者解松紧锁在心底的一些心结。此前,久仰左公大名,他的故乡湘阴就在长沙城北不过五十里地,交通便捷,路途尚近,于是作了湘阴一日之旅,借以叩拜左公英灵,寻求先辈精神慰藉。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行程却让我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6609
    2008-09-23
  • 姚安,一座荷香飘飞的小城,故得名荷城,是我的故乡。一个清雅脱俗的名字,一个纯朴的地域。身在异乡,一直很怀念家乡的亲人和一草一木。那里没有沿海城市的繁华富饶,却有沿海城市没有的荷香弥漫。它的名字是纯朴的,人也是淳朴的。看惯了城市里人们现实的生活,我更怀念荷城…[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20950
    2008-07-25
  • 夏秋之交,据说在西藏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正是这个时节,我幸运地作了一次西藏之旅。在国人的心目中,西藏一直以神秘遥远著称。对我来说同样如此。虽然看多了关于西藏的画面,听多了关于西藏的故事,但总觉得不那么真实,或者说不那么让我信服。这次的身临其境,终于给了我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6507
    2008-07-09
  • 云南这个省份是多民族聚集区,兼容了各民族文化。单说当地对女士的称呼就迥然有别,在昆明叫“阿诗玛”,大理称“金花”、到丽江古城则呼胖金妹。其他可见一斑。有幸再次踏访云南,心生感慨良多。原生态东巴谷云南有个民族叫纳西族,人口约有30万之众。有自己的文字,叫东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1358
    2008-06-20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江南何处?在濛濛烟雨中,抑或在依依的杨柳中?在池塘的碧叶红花间,抑或在稻田的蛙鸣中?在了无尽头的雨巷里,抑或在伊人宛转的秋波里?走在江南的道路上,心里盘旋着;踏在江南的道路上,心里怀疑着。我在寻找江南,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6227
    2008-05-29
  • 可以说,通渭是一个古寨堡的博物馆。在这片近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寨堡及其遗址随处可见。据不完全调查,县内有迹可循的古寨堡有1500多座,堪称“千堡之乡”。通渭古寨堡如此之多,与其在河陇史地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通渭地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3702
    2008-05-17
  • 绚丽的影,美轮美奂的情,环环相扣的丝。我梦寐以求的海,闪耀夺目的光辉啊。我如痴,若醉!灿若锦霞的花朵,是为我开的么?从春到夏,由夏到秋,由秋到冬,寒来暑往,演绎如歌的情。往事如风,晾晒我虔诚的心。我伫立下枧河岸,青幽幽的凤尾竹,回望一段永恒的情缘,诉说一场…[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121567
    2008-05-12
  • 南有乔木南有乔木。这穿越千年的呐碱,这穿越千年的呼唤,沿着汉水,沿着银河,沿着关山,悠然传来,飘缈,袅袅,切切。是一声吴侬软语?还是一曲悠扬的羌笛?是一段亘古的单相思?还是一回无望的飘旅?“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8482
    2008-04-25
  • 生命是花,孩子是那花中的蕊。—刘墉在这寂静的夜里,我伏案苦读,奋笔疾书,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受,心底有万千文思涌出,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写作是寂寞的,写作是苦难的,尤其是对我等知识积累不甚丰富之辈来说更为痛苦。在十多个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十六个春秋,忙于事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21933
    2008-04-16
  • 序写东西是件费力劳神的事,需要坐下来冷峻地思考,平一平心态,这样一来,笔下又显得有些严肃板正。记得曾经跟一位不相识的网友聊到一些云南地方风情的事,她突然插话,说我说话有些与众不同,细问才知,是说措辞比较严肃规正。不象是出自年轻女孩子之口。我非常愕然,继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3/122867
    2008-04-14
  • 倾斜的夕阳,把身影拖得老长老长的,凝视着远方,是孤独还是寂寞?-----题记孤独是心灵的一种无语的寂寞,好比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梅,兰,菊那傲然挺立的美丽和静肃!在落木萧萧的寒流中,悄然绽放在天地间,为沉默的季节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孤寂,傲然于万物之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5/120322
    2008-03-31
  • 2003年农历三月十三庙会的第二天,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政协经顺祥先生来到白米,与文化站章再文站长一起,为《白米古镇风情录》一书拍摄照片。白米是我的故里,我在这里读书、工作了十几年。如今我离开白米多年了,白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不足一平方公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5/120180
    2008-03-25
  • “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奋斗。”——路遥即使到现在为止,除了《平凡的世界》外,还没有那一部书能够对我有如此之深影响,以至于在我在生活、工作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仍然会抽出这本陪伴了我近10年之久的书。细细的读出内容来,从书中获得进取的力量。初次接触《平凡的世…[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16967
    2008-03-14
  • 《鸭绿江晚报》上有个百草园的栏目。读百草园,自然要想到三味书屋,因为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常读百草园,便有朋友乐道:读百草园者必知三味书屋之义,请问三味者何谓?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三”在古汉语中往往并非实指,而是多的意思…[浏览全文][赞一下]

  • 3/126740
    2008-03-13
  • 一个年轻人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如何学习知识,怎样储备能力,就得弄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社会、国家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国人在国际的地位问题、贫富差距逾明显问题、人口问题、农村落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等…[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21026
    2008-02-27
  • 走访“闽台缘”博物馆,我的思绪始终被一个“情”字“缘”字所撩拨,引发我的探寻与思索!是因为“情”才有那历史都无法摸去的“缘”,还是因为“缘”才有了那海峡两岸生生世世的不了情。忘不了余光中的: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闽台缘”博物馆的诞生,实现了血脉相连的闽台…[浏览全文][赞一下]

  • 246938/85468
    2008-02-21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也称“元夕”“上元”。是古代最开放的妇女的节日,也是中国古代法定的情人节。古代妇女在这一天可以“迎紫姑”。传说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妇虐待,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天帝悯之,命为厕神。…[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