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虾相比,有本质的区别,虾温顺、简单、笨笨的,很容易被人从田里捞起来放到餐桌上。而鱼就不一样了,鱼狡猾而急躁,一旦受到惊动便跳得很高,拼命逃脱,所以捞鱼和捞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首先捞鱼的竹制东西不叫虾耙,虽然它模样有点与虾耙相似,但看起来比虾耙简单、…[浏览全文][赞一下]
大酱在我们家乡管豆瓣酱叫大酱。凡是在农村长大的人,没有不对大酱有着深刻的感情的。大酱是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一道佐料,不论是凉拌各式青菜,还是煎炒烹炖各式菜肴,都用得着大酱。那天和朋友小聚,说起农村的大酱来,一位朋友说,我吃什么都离不开农村的大酱,就是吃饺子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苞米面饽饽昨天中午与朋友一起吃饭,主食之一是一盘苞米面饽饽,谓之“黄金塔”,宾主吃得不亦乐乎。当然,现在我们吃在嘴里的苞米面饽饽已经不是纯粹的苞米面了。其中被掺以栗子面、豌豆面、白面、红枣等等,吃起来绝对没有原来苞米面那种粗糙的感觉了。据说现在有一种叫苞米…[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五节金沙江段测量--会师攀枝花-2水62-2班(431工程第一测设队)的同学们在攀枝花会师后不久,5月中旬又急急忙忙赶往云南下关市,与水62-1班(431工程笫二测设队)的同学们会合,全面拉开金沙江流域测量资…[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五节金沙江段测量--会师攀枝花-1当我们刚返回攀枝花的时候,一个灯火辉煌,蓬勃发展的的城市轮廓逐渐展现在眼前:不少大楼平地而起,不少工厂冒着浓烟,无论大街小巷都响起广播的声音,有的喇叭里播放着激动人心的歌曲,…[浏览全文][赞一下]
今年四月十日周末,我有事回老家乡下一趟。由于今年天气暖得早,且近期雨水充沛,我发现后门山上的野竹笋比往年长得早、长得旺。我拿着一把弯刀,欣然前往,重温童年时代折野竹笋的趣味快乐。而后门山的路径、包括水渠,已被浓密的灌木、斑马草、荆刺等严密封堵,于是我挥舞刀…[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贫农虽然天天说,支持儿子辞职,到一个新的地方——雄安新区去发展,那里是一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是百年大计,国家大事,那里有的是年轻人发展的机遇,但是当儿子把“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通过微信图片的方式发给我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一时心里接受不了,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7短暂居留和交往使我们与寨子里的彝族同胞结下深厚的友谊,每天测量工作完成后回到寨子里,总有不少乡亲到土坯房前拉家常,和七棵树彝寨的同胞一样,他们最想听的就是重庆成都的犮展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6在左侧的陡峭地段足足测量了3-4天才逐歩走出困境,测量工作结束那天晚上,刚吃完晚饭,金色的园月己经升到高空,淡灰色的云彩在空中轻轻飘移,象一位含羞的少女在悄悄揭开面纱。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5大家拼命工作,两天后终于把右岸测量工作完成了。由于右岸一带山势陡峻水流湍急,两位老倌商量了一会,建议大家还是先返回驻地,把帐篷等物资装上船,然后渡江至左岸先安顿下来再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4到家啰!在黄老倌的吆喝声中,小木船快乐地向江边划去,岸边上出现两个模糊的人影,那是两位彝族男孩在等着我们。刚一登岸,两个男孩就抢过揹篓,带着我们向帐篷方向走去,这时晚中吹…[浏览全文][赞一下]
飞机撤传单气死党言川在文革中,在众多的学生造反派领袖中,能为毛主席所看重的,除了北京的五大领袖和西安交大的李世英外,就是河南的郑州大学的党言川了。“飞机撤传单,气死党言传”,可见党言川当时的名声有多大。党言川是郑州大学学生,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郑州大学是最早…[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五、接受批斗徐刚每天数着日子,盼望有人在牢外叫他的名字。可是,8月份过去了,十一国庆节也过去了,但是,没有动静。过了几个月,徐刚由市局看守所分到铁北看守所关押。这里比市局看守所条件好多了,大铁笼没有了,牢房是一排排平房。睡的也不是地板,而是木板坑。大小便…[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四、一线希望人在牢房,在寂寞与饥饿中唯一期待的就是提审。牢房这大铁笼子隔断了你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唯一能与之接触的人就是管教。但他就象仓库的保管员,犯人就是有气息的货物,他只希望你别跑了,其他的事他是不管的。因此,人一进牢房就如活人进了死棺材,仅可隔窗望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三、狱中见闻徐刚被投进监狱,第一次失去了自由。监狱里象林子里的鸟,什么人都有。自从徐刚进了这间牢房,有人突然从忧郁中变得快乐起来。他姓董,是省里某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他也是以打砸抢的罪名而被抓进来的。他因为有了徐刚的陪伴而高兴,因为工办主管包括该局在内的十…[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二、罪责难逃过了几天,也就是7月26日上午,闷热异常,监仓里象蒸笼一样。徐刚无聊地坐在地板上发呆,一个小青年把一张【吉林日报】递给徐刚,他低头一看,嘿,头版赫然报道一则消息:坚决摧毁四人帮的社会基础正文写着:长春汽车厂召开有五万人参加的大会,清算打砸抢分…[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一、在监狱里徐刚永远不会忘记,从会场被押到公安局这一路的情景。长春市公安局在市中心,徐刚被押到这里已是很晚了。下了车,他昏昏沉沉地、磕磕绊绊地走着。天空乌云密布,黑色笼罩了一切。一楼走廊的尽头是看守所,徐刚懵懵懂懂被送到这里,犹如走进了人间地狱。看守所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3太阳还没有出来,鲜红色的朝霞己经布满了东方的天空,颜色越来越红,不断向金沙江两岸倾泻,把巍峨群山上原本青枝绿叶的丛林也染上一抹红色。当我们来到江边的时候,两位老倌带着小孩…[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2在几位彛族同胞的耐心帮助下,下午六时,我们师生四人终于顺利抵达七棵树附近的山岥上,在临近金沙江边的山坳里,稀稀落落地分布着几十憧简陋的彝家土坯房。我试着向领头小青年问了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四章激情岁月-在参加大三线建设的日子里第四章第四节金沙江段测量--永难释怀的记惦-1在这个彝族村寨里吃了一顿午饭,一位干部给我们安排了两间办公室,晚上就让我们住在哪里。沈老师拿着1元人民币和1斤粮票交到那位干部手上,但是他坚决不肯接收。他笑着对我们说:你…[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