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我总怀疑那里没有星光和月亮后来你去了我不知道的地方我相信你一定为那里带去了它们因为在目之所及的夜空我再也看不到星的光和月的亮黑夜填平了许多填平了我的空房子和空房子里的空酒杯唯独填不平谁深夜里的一声叹息我曾有幸看见过自己在不长不短的半生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晓润一片苇草,站在虚拟的春天里穿纱裙的到访者,她们穿过密集的苇草如穿过一片枪林弹雨。在北方绿几近愚钝,枯枝之上没有一片明眼的叶子,可以辨认出它同族的兄弟。但春天又如同真理它抽丝剥茧,釜底抽薪它坚韧而炽烈。旷野之上你要相信用不了多久,只消一个长夜赶来的口哨…[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柳青船娘唱着田歌鸭群好像才从河的拐角游走无需撑伞乌篷船满载着风的清凉那个穿旗袍的女子一定是从古代走來的枕水的人家也枕着麦芽塌饼的香甜月亮桥上谁站在昨夜的梦里说风景船橹声里星光在河里醉了又醉我想做西塘的一尾鱼擎着荷叶的绿伞快乐着水花的抚摸我想做西塘的一尾鱼…[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贵想父母,不分季节村庄稀疏,炊烟面容清楚可见首先,我想母亲,我饿了我二十年没吃您做的饭,但我也不会吃得太多大雾弥漫的早上,您不必十里相送我们有隔阂彼此沉默尴尬我也倍感幸福我也想父亲,我想你英俊的脸健康的身体,牧羊或者冒雨打工我支持你们的爱情即使現在家破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庆我不知你曾在哪处洞穴咀嚼黑暗和到来前斑驳的老虎的金黄记忆连带视力渐次成为一片又一片被夕阳投上阴影的薄纱般朦胧回忆那也许来自神秘的《易经》或东方也许是那生与死都有很多种形式你尚且清晰记得的阿尔塔米拉的赭石与朱砂我未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清晨鲜有人踪的街头漫步…[浏览全文][赞一下]
贺志军一幅油画,在春天里呼吸你用自己鐘爱的颜料另加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油画就像燕子一样飞起来我看见一股暖暖的气息在喉咙里燃烧你把一缕秀发借给碧绿的柳条泉水甜美,那是春的激情在幸福地荡漾你在精心地构思着一幅油画西方的语言被你改编成纯粹的汉语尽管题材陈旧,但你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明国起初是树林马匹狼烟刀戟血染黄沙器刃倒卷多年后风吹沙动马背上的郝连勃勃匍匐在汉字中一任狼烟四起多年后器刃一一陈列美人卸甲一笑一双惯用兵器的手试图拿起一只竹制狼毫的笔管一个部落在一场风沙中在汉语、药材和羊皮的兜售中刹时匿迹又在多年后幾垛墙耸立亦如一部残破…[浏览全文][赞一下]
姬小玲天上那片雕塑般的云村头那棵遮阳的古树水边那块可供浣洗的石头甚至雪后刚刚扫出的曲折小道是记忆方可抵达的故乡在车水马龙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以一篇美文回首往事以一首歌穿越时空以一首诗装完所有的温婉细腻甚至以一片绿叶一抔泥土一朵匆匆路过的云温暖漂泊的灵魂现世的挤…[浏览全文][赞一下]
罗至我有怪脾气,在夏天的午后一个人站在一块空地上伸出一只臂膀,手掌一开一合你問我在干什么?我仿佛不干什么但的确在干什么。在十米远的地方,你看不清楚;在一米远的地方,你扶了扶眼镜,凑近我迅速合拢的手掌。“哇,你在抓蚊子”你恍然大叫,我在抓蚊子吗?我慢慢张开手…[浏览全文][赞一下]
梦野我在家里其实是我在墙里在钢筋水泥里借一阵风你远远地看到我看到我的身高着装胖瘦肤色看到我心灵的郁结跳出體外想近近地看我你得转世拆开城市的一砖一瓦我只有一把钥匙把小区比作银行住户就是账号我仅有的一把钥匙就是密码我不会有太多的钥匙在裤腰高唱我只有一把在兜里陪…[浏览全文][赞一下]
霍竹山谁也没有想到今年是南瓜就是西葫芦配南瓜的丑南瓜就是爬电杆也叫高攀的丑南瓜就是上不了大席面的丑南瓜在乡亲们哭笑不得里成为乡村最耀眼的明星说着南瓜侄子没说一丁点的丑而是说一地南瓜像一地的太阳晒了他整整一个夏天也让他一夜一夜地睡不安稳侄子脸上的灿烂南瓜花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想,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关系,主要是和这个城市生活的人发生关联。诗人,情感敏锐而细腻,感知力更强,体验更深刻,也往往是通过他接触到的人和事,来感知一个城巿的世态、人情和诗意。我是1989年8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苏州的。本来我和同为大学同学的女友一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年来,我为这片海写下太多诗,然而海却不知道。它建立并遵循自己的秩序存在,任何事物都无法对其左右。平静还是汹涌,沉默还是咆哮,都由它自己说了算。海并不关心我为何要为它写诗,然而一个人的写作,总会与故乡或者居住地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出生在青岛且生活在这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夏天就这样过去了,不觉千年夏天也这样过去了……1988年夏末,我离开了城中都是火、低垂气不苏(见杜甫诗《热三首》)的重庆,来到了李后主的南京。我到达这座古城的那一年夏天,据报载城中居民竟然热死了数百人。当夜,我非常顺利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本栏今年第5期曾推出一辑“我在这里写詩”专辑,反响良好,本期推出第二辑。三位作者根据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各自讲述了“我在这里”的故事。在诗人柏桦的写作中,“南京”是一个关键词,它与“重庆”一起构成其诗歌地理的两大板块。在他笔下,“南京”不仅是一个对象,一次…[浏览全文][赞一下]
[美国]露易丝·格丽克刘康凯译没有我们,世界仍是完整的。令人无法容忍的事实。对此诗人的反应是反叛,以图证明另一种情况。出于受伤的虚荣心、固执的骄傲或孤独的需求,诗人生活在与事实的长期争执中,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出现了:另一种事实被创造出来,像一种新的元素,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美国]露易丝·格丽克柳向阳译露易丝·格丽克(LouiseGlück),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在长岛长大。先后就读于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写作等课程。格丽克被公认为是美国当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以其诗歌…[浏览全文][赞一下]
正值编辑本刊第11期之际,传来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本刊是最早推介格丽克的国内刊物之一,曾于2008年第3期以大篇幅推出她的诗和随笔(柳向阳译),次年第1期再推出她的诗(舒丹丹译)。露易丝·格丽克是位富有个性的诗人,“生…[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枚松塔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谁将最后抵达,我们一无所知当我们谈及既往的生活,那只麋鹿会选择何时纵身越过窗外的山岗暮色中,我们一同向山林的腹地缓缓移动脚步和目光,肉身小心地识别着腥湿的泥土我们在林中沉睡又在林中醒来感谢谁呢?让我们得以看见远处一枚松塔闪着自足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带刺的野莓花当所有的植物沉浸在赞美诗她,在谜一般的白色中撑出尖锐、细小的刺或许,那是她体内的一部分内敛,义无反顾却让生活时不时疼痛那扎在身体里的不合时宜多像,一个多余的人将自己折腾的遍体鳞伤却,从不轻言妥协和放弃。人到中年阳光的慈悲,就是放弃了缠绵的雨水而…[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