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3652
    2023-11-09
  • 李解,笔名屋檐,2000年8月出生,安徽庐江县人。曾获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奖,有诗歌作品入选《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作品选》等。故乡梦大鱼。大鱼带我梦回故乡若依稀记起路程的颠簸请让我在蒙咙中睡去请在我醒来时让参差的光影模糊我的视线让精灵藏在我的床檐下面听见熟悉的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98
    2023-11-09
  • 谷锋谷锋,原名王近松,回族。2000年1月生于贵州威宁。作品散見《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等数种报刊,入选《20侣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等。现求学于昆明。滇池感怀在滇池,蜘蛛网将落叶吊起这种死相极为罕见,也极为悲痛莲藕成丝,在水中捞月打捞起阳光、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617
    2023-11-09
  • 姜馨贺,2003年5月生于深圳,在《诗刊》《南方都市报》等报刊发表过诗歌。荣获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奖、第一朗读者最佳新人奖等。相册翻开第一页是爷爷和奶奶再翻就是年轻的爸爸和学生一样的妈妈再翻就出现了我再翻爷爷不见了墓地早晨骑三轮车出村子路过一片墓地妹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92
    2023-11-09
  • 姜馨贺、申雨霏和江睿的诗可归于口语体的自发状态,编者所说的自发状态是指诗人在写作中以直接、简洁而果断的诗歌表现手段来呈现诗歌形式与内容的本真状态。直接是诗歌语言的直觉性运用,比如姜馨贺的《相册》一诗,如果我们把诗句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换成祖父、祖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26
    2023-11-09
  • 草树约瑟夫·布罗茨基说:“诗人的真实传记,如同鸟儿的传记,几乎是相同的——他们真正的数据,是他们的发声方式。一个诗人的传记是在他的元音和辅音中,在他的格律、韵脚和隐喻中。”诗人对于词语的选择、运用,往往会泄露他最隐秘的身世。秉持这一信念,我放弃了依赖度娘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40
    2023-11-09
  • 梁尔源,五十年代出生于湖南涟源市蓝田镇。经济法研究生毕业。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湖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出版诗集《浣洗月亮》。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民族文学》《十月》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大量诗歌。曾获中国新诗百年最具实力诗人奖,获中国红高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24
    2023-11-09
  • 梁尔源的诗歌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诗歌语言表达自然而亲切,平和中又略带诙谐。他的诗扎根于丰沃的故土,他让思绪在历史风物和现实际遇之间穿梭,善于用细节入诗,清淡的情感基调作为维系,多视角,多方位,力图还原一个诗人真诚的自我内心世界。“他挥斧削去的树皮/又在他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62
    2023-11-09
  • 龚锦明龚锦明,祖籍湖北黄陂木兰山。著有诗集《词的解析》,随笔集《旋转上楼梯》,散文集《梦特芳丹的回忆》,小说集《梦游人手记》《不带地图的旅人》。现居武汉青山。朱砂朱砂根一边死亡一边重生。在酷烈的夏日,它的某些叶子失去水分。焦黄、枯萎、干脆。另一些叶子,在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71
    2023-11-09
  • 慕白,原名王国侧,浙江文成人。中国作协会员,首都师范大学2014~2015年度驻校诗人。有作品在《诗刊》《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诗歌班)。曾获《十月》诗歌奖、红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34
    2023-11-09
  • 卜卡,本名王强,1977年生,甘肃秦安人,哲学硕士。著有《人间词话研究》(2009),有文学评论、诗歌若干散见于《诗歌月刊》《诗选刊》《飞天》《星星诗刊》《延河》等报刊。我有一群我,我有一群疼痛春天的春天,有一个我从梦中惊醒,他梦中的冰草比梦醒后长得快,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49
    2023-11-09
  • 龚锦明的这组诗歌,总体来说给编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果说电影是一种雕刻时光的艺术,我相信,诗歌也是,在龚锦明这里印证了这句话。在他的诗歌中,词与物有一种清晰和非常精确的默契,它们共同奏响一曲黑色的乐曲——是的,黑色的。这组诗歌的整体感情趋于暗沉,多有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46
    2023-11-09
  • 赵东曹大臣是一个有着强烈问题意识的诗人,他善于敏锐地抓住隐藏在墙角和漂浮在空气中转瞬即逝的尘埃。诗歌本身并非要揭示什么,甚至也不是刻意去呈现什么。尽管诗歌的指向性也会带有些许荒谬感,可是诗歌发展却不会把我们带向设定好的那个场景。简而言之,诗歌从细节走向现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61
    2023-11-09
  • 曹大臣曹大臣,1964年5月生。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边政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中日关系研究、日本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在《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福建文学》等刊物发表诗作。斑马线一我从未怀疑过斑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91
    2023-11-09
  • 池凌云关于我的写作,近十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尼采的一句话。他说,在考察一切审美价值时,他使用的一个主要尺度是,“这里从事创造的是饥饿还是过剩”。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来的阅读中,也印证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过剩的写作,通常都是消遣的娛乐的东西,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78
    2023-11-09
  • 池凌云,1966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北堡村,当过教师、记者、编辑,1985年开始写作。著有诗集《飞奔的雪花》《一个人的对话》《池凌云诗选》《潜行之光》,部分诗作被翻译成德文、英文、韩文、俄文等。曾获《十月》诗歌奖、东荡子诗歌奖·诗人奖。真正的树我们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71
    2023-11-09
  • 我一直认为诗歌的语调应是倾诉、独白、低语,而非大喊大叫,更非诅咒和怒骂。英国诗人乔治·希尔泰什在解释诗歌是什么时说:“我认为它是诗歌的能力,当生活似乎过于复杂,谈话完全无效时,它可以对生活的难题说出某些清晰而忠实的话。”需要关注的是他所强调的“说话”,就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54
    2023-11-09
  • 小语五星闪光的报头被阳光摇上来我努力到了极致去抚摸凹凸的油渍窗外。刀光剑影劈过冬日真实的花朵透过窗,我在编辑部《红星》的窗外感同身受那些灵动的文字是真理,所以万物不敌如红军满脸的虔诚与感恩样子美白红色的文字是美的样子美白是徐徐敲门的红军亲人招手,军礼,明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33
    2023-11-09
  • 格风要把自己活成传奇在天井里喝茶,看云貌似风淡云轻时光中的鲸鱼露出洁白的牙齿有人拎着刀踩着竹梢,自成都来他不是李安。在总兵府门前收到一条短信神隐的人滞留在西南古镇古老法器的引磬声中貌似小萝莉的男孩来到腾冲机场后山的竹林无风而哗哗作响猫从我们谈话中跨过去昨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37
    2023-11-09
  • 康立春编织者一个在牛棚里,织网的蜘蛛,暗中较劲想囤积口粮,有这么多草粪不愁归隐的心弦,来弹拨风轻、风绵,一堆蚊子每次拉扯,就发出微弱的喊叫那边,老阿爸,用柳条编织着粪筐深情,给力地,发出嚓嚓……嚓嚓,有章可依有叠加的声音,簸箕马上浑然天成阿爸低声嘀咕——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558
    2023-11-09
  • 田雪封“当我穿过四个夜晚拥抱住你的腰身,雪的敌人。”我的生活啊,你就像洛尔迦的这两句诗,无理性,深刻,临近二十四点,木叶乱翻。就像一只名叫夜晚的黑熊,呼哧呼哧地趴在馬路边,犹豫着,辨识着,粗尾巴扫着灰尘……你这天空中暗淡的大熊星座,停顿了一会儿,只得继续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