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4258
    2023-11-09
  • 及物是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常见的诗歌及物手法,诸如以松树入题,马上写挺拔、立志;写菊花和青竹,须得抒发心中的淡雅和气节。这种普遍的诗歌写作技法应和了笛卡尔“自然态度”的美学主张,即认为客体独立我们而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我们对它们认识是普遍可靠的。编者认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261
    2023-11-09
  • 沈健汪剑钊的诗歌写作,就像一辆从俄语大地深处驶来的老式机车,语调重浊而情感沉雄,形式传统而诗思猛鸷,拖曳着一个智性抒情气场进入汉语诗坛。用剑钊自己的诗来说,这辆“赶在终点站消失之前”“肉感”的专列,像“憨厚的耕犁和镘头”,行驶在“建造爱情的水晶屋”途中,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308
    2023-11-09
  • 汪剑钊汪剑钊,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诗人、翻译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著译《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阿赫玛托娃传》《诗歌的乌鸦时代》《比永远多一秒》《俄罗斯黄金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318
    2023-11-09
  • 汪剑钊的诗具有萧肃凝重的特质。他的诗思在边塞的自然风物与现代心境之间穿梭,试图呈现一种时空流转的苍茫之意,并在直击和呈现中表达生命在彼时彼处的体验与参悟:“空心的岩层下静躺着恐龙的骸骨,/岩顶,石质的狮子已蹲伏了数万年。/无意间走到木栈道的边缘,/蓦然,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284
    2023-11-09
  • 辛泊平的诗歌里有一种基于对生命流逝的深沉的经验和感受。读者也许从他的诗里读到一种中年的气味,一种看穿世事的通透与成熟。是的,他通过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句子,隐忍地写出了一种并不轻松的况味:每一首诗,都是一幅时光的底片,如果你想要辨认其中的影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338
    2023-11-09
  • 王江平,供职于丽水学院。作品见于《诗刊》《星星》《扬子江》闷居哪儿也没去,小小的屋里,空气围拢我坐着。冷光照进来时,我摸到自己的双手,像衰老的丝瓜,吊在空中。青筋一条条凸起,摩挲着四壁的微风我尝试抬起它们,但不行。之后便看了一会儿书,似乎也没看再往后,外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358
    2023-11-09
  • 张建新1973年出生于新疆,现居望江。渴肉体向灵魂献出片刻沉沦骄傲的巴掌间有垂死苍蝇但我的怜悯不被允许落到那里它既不像细雨也不像微风焦渴感日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狭小又枯燥生活的创可贴可消解古老敵意用沉沦在肉体上挖个洞才能回到自己,让月光直照进谷底“我们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32
    2023-11-09
  • 辛泊平,1970年代出生,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作品于《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并入选几十种选本。著有诗歌评论集《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与诗相遇》,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现居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55
    2023-11-09
  • 李建新梅里美说,一个人说起自己时,便会得意忘形。我说起自己时是不安的,写创作谈,谈论自己的诗歌,无疑是尴尬和犯难的,不知道从哪里起笔,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诗歌自身难以定义,作为一个写诗人,他的内心更多时候是疑惑、困顿和空茫。我写诗较早,初始于20世纪90年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83
    2023-11-09
  • 李建新李建新,1969年生,湖北安陆人,现居广东东莞。地铁站人从地下走出来,从地上走进去黄昏在一个地铁站我看见左右的两个出入口的构型像两朵开放的白玉兰(符合城市美学)。来历不明的人,去向不清的人与我交臂而过他们的意识流向,如顶部设计密集的木条但匆忙,让他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34
    2023-11-09
  • 阎安1我曾经把诗歌和诗人的绝对性表述为一个蓝孩子及与之有关的无限之蓝。如果蓝色象征悲伤和生命,诗人,可怜的孩子,你从来就孤独得快要出格。你是一个消失在蓝中的蓝孩子,通体透蓝,放在海水中与大海的蓝不分彼此。蓝孩子,你以孤独为美。你的纯粹性和盐的含量,只有超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93
    2023-11-09
  • 阎安,1965年8月生于陕北乡村。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文学期刊《延河》主编。2014年以诗集《整理石头》获第6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已出版《整理石头》《与蜘蛛同在的大地》《乌鸦掠过老城上空》《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94
    2023-11-09
  • 诗评家陈超曾说过:“诗歌不会让人活的更好,却能让人活的更多”。“多”就是人生的丰富和深广,而诗人要达到丰富和深广境界,就不能回避生活的历练和苦难。阎安和李建新两位诗人一直对生活和写作有自己的独特感受。阎安说:“作为一个诗人,我必须这样绝对地处在一个觉悟者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96
    2023-11-09
  • 剑君风在海里喊海海就以一浪高过一浪的心情回應船一条走南闯北的船此时此刻,是一棵生了根的树白天跟浪花私语晚上跟鱼儿私语太阳和月亮将它们的暧昧尽收眼底站在海的身边我不仅听到海的呼吸还听到船的鼾声只有帆,将一头白发打开睁着眼睛的蓝莓因为风,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朵…[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83
    2023-11-09
  • 方从飞鸭子在溪边学习安身立命,大片青菜都是要过冬的老实人想起贱内有话在先便用晾衣架把太阳摇起来将柴米油盐小心夹住锅里稀粥开始冒烟像孩子齐声朗诵乘法口诀每一代都在苦练憋气,少年求学青年求职,中年慢慢泄掉,倒出来一人一碗。我若喊他名字可能会错,地址也会但运势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413
    2023-11-09
  • 白恩杰小小的贝壳赢弱的心去年在海边俘虏我的眼睛它如一朵朵璀璨花摇动着阳光的手一高兴把夏天海边的风情带回了干旱无雨的窗檩每当黄色的晚风响起它总在窗口轻声的伴唱远没有在海边那哗哗脆响听着它万种凤情的倾诉我感觉到离乡飘泊的孤寂湿泠的风景不得不讓我想起诗的句子一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09
    2023-11-09
  • 陈少华村庄是我们用旧的身体一部分是伤痛,一部分是泥土的喂养游离的人依然从原路返回带着恐慌城市的高度不需要我们调试一些闪耀的场景,虚拟地拉长影子留下更多的隐密来沾满月光在地图上找一个地址,避开纷飞的叶片然后步入中年我们必须给村庄埋下一粒孤独的种子在花草与树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22
    2023-11-09
  • 三锋流水作古,冻结山涧万物凋敝,雾霾化身为冰在光秃的枝头上小聚踏雪而至,梅花开在异地唯有破土而出的竹笋释放出春的信息气温一降再降,至零摄氏度后那些原本柔軟的事物,都有了硬度如:山中的落叶晨钟与暮鼓脚下的冻土,以及寒山寺菩萨的心肠在孤山崖下端坐,向湖面壁看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602
    2023-11-09
  • 盛果已是三月,雪想下就下一场荒山環抱,沉默无声乌鸦黑着脸,在雪地上欣赏同伴的外套一旁的溪水带走了每一块石头的冰凉村庄静默佛塔金光闪耀经幡翻来翻去,风在吟唱颂辞……有绛色的僧人出现,也不言语我听着自己的心跳,万物蛰伏不能捅破这洁白的厚度没有人给我暗示但我心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586
    2023-11-09
  • 雪丰谷驱车停泊栖霞寺阳光引路,脚步轻松见到花花草草们亲密无间才明白前尘与何事结缘三山两涧的布局拓宽了一种归属感拜谒舍利塔枝头的绿毛鸟每鸣叫一声林间的绿荫陡觉加厚了一寸走着走着,我就要回头像是对谁的应答更像是四季在转身再拜栖霞寺月光送我出庙门南京城池,恍若隔…[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