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5362
    2023-11-09
  • 读闫今的诗作,我首先惊叹于这位年轻的写作者,在经验、感觉和想象层面的独特性与言说的自由。她的诗极具个人意识,在“经验”之层面很有现代性。她的感觉与语言之间,似乎缺乏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规或约定,感觉直接呈现为“象”(似乎不是可以去捉摸的“意象”,也许“语象”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338
    2023-11-09
  • 闫今栖乌午夜钟声仅用于“当——”敲击我的脑壳。散去猛虎若干。不能完全,高温和两具高温,像浮云般沉转你唤我老疯子吧,要什么可否、可否。尽去撕衣裂带我眼睛里的红纶,你要对开,三开,四开?或红纶与我转瞬而逝的茫茫弹性与光滑。或你的牙齿与一肩带任由众生惶惶西去。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380
    2023-11-09
  • 李瑾我曾专文提出“诗歌的终结”这一概念,并指出“直陈这一现代性事实是一种莫大的罪恶”。不过,如果不简单地把诗歌的终结理解为诗歌的“边缘化”“没落”,甚至“终止”“灭亡”.而是把这种文学样式的困境视为一种现代性危机和一种历史形态,则终结论正在上演。但我们可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61
    2023-11-09
  • 龚学明所谓诗歌的新时代,应该是指在中国新诗走完第一个一百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周年的这个特别的时代,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的诗歌到底怎么写?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思考。每一个诗人都处于创作的酝酿之中,如果我们创作的诗歌在走老路,或者走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35
    2023-11-09
  • 李少君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在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31
    2023-11-09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汉魏风骨和盛唐气象,南朝的颓糜和晚唐的清苦,各有各的面目,几乎不可能错认。《礼记·乐记》云:“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因此,“诗歌从来是时代最敏感的探测器”(李少君语),也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脸孔。这是诗歌史的客观规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41
    2023-11-09
  • [美国]彼得·S.奎恩冯岩彼得·s.奎恩(Peters.Quinn),诗人、作曲家,曾拥有四个国籍:美国、冰岛、爱尔兰和德国。他的诗歌作品陈列在美国的诗歌档案里。出过诗集,谱曲,绘画。(此简历由彼得·s.奎恩提供)[译者简介]冯岩,1968年出生,辽宁大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04
    2023-11-09
  • 彼得·S.奎恩是当今美国少有的集诗歌、音乐、绘画于一身的实力派诗人。其丰富的阅历是他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他恰如其分地将不同类型艺术元素融合在抒情诗之中,笔触所到之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静静的诗行里律动着音乐,颇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奎恩在创作中不断把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43
    2023-11-09
  • 王老莽,本名王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诗集多部,诗歌作品散见《诗刊》《中国作家》《星星诗刊》等文学刊物。纠葛重读《诗经·采葛》我才发现,相思的祸根是葛马藤:“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此时那个背影,已经擦肩而过她沿神道谷拾级而上。而我只能反其道而行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50
    2023-11-09
  • 马累,原名张东,1973年4月生于山东淄博。参加27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纸上的安静》《在人间》等。我的诗歌当遗忘像镜子,反射出万物曲折的原貌。当一条河,像鞭子狠狠甩在大地的心脏之上。我听见蟋蟀呼吸着世界,我看见乌鸦衔走整个秋天。当意象像一堵墙,而词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18
    2023-11-09
  • 詩歌是灵魂的一种救赎方式。“这些年,我一直寻找/被遮蔽的事物,/为此我情愿踏进迷途。”在马累的诗里,你可以看到当下各种思绪的交织,生存与意志,隐喻与揭示,就像他所说的,“一首失败的诗歌,/可能最接近自由与真相。”诗中常有断崖式突兀的言语表达,源自他内心的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34
    2023-11-09
  • 徐庶徐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诗集《骨箫》《红愁》《梦落花》。参加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第2届中国网络诗人高研班。插花那些花,开在瓶里像一个谎言红玫瑰、白玫瑰、康乃馨、百合它们争着释放自己它们真得,像假的一样仿佛它们,根本不曾盛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21
    2023-11-09
  • 毕亮,1985年生,2004年到新疆,现居伊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曾获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民问历史村委会院子里那棵白桦给了太多的阴凉它被全村人记挂,每天给它浇水几代村民浇過的水可以装满一座水库这棵无意中种于1898年的白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40
    2023-11-09
  • 月窗,陕西兴平人。作品散见于《延河》《星星诗刊》等,著有诗集《镜子》。清明上河图说起清明,柳林泛青说起汴河。脚夫赶着毛驴从薄雾中走来他问我宋朝的汴州和明朝的汴州是不是一個汴州。从东边吹来,和从西边吹来的是不是都是风然后就赶着毛驴走上汴河桥。二零一八年又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55
    2023-11-09
  • 朱燕,江苏邗江人。江苏省作协会员。诗歌曾发表在《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等杂志报纸。出版诗集《红蜻蜒》。致月亮就是这样该满时满,该缺时剩下一只弯镰。它独挂夜空时我就理屈词穷有时到古人的世界张望一下它似乎,不比唐朝更圆、更亮我没有更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29
    2023-11-09
  • 李心释,原名李子荣,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诗集《诗目所及:李心释十年诗选》《诗歌EMS李心释专刊》等,另有学术随笔与专著多部。现居重庆。西北咏叹调只有草、没有灌木的山坡山脊的树,是可数的再多的树也是可数山路清晰,一刀刀地被雨、被风割出沟壑两三层楼深天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43
    2023-11-09
  • 陈航陳航,1997年生于海南澄迈,有作品见于《诗刊》《椰城》《当代教育》等。镜中书面对自己的皱纹,从江河开始诉说水浪拍打岸边,涉及暮春里暗下的火堆我偶尔食江,吞饮垂老的天空行走是江河沉默的暗语波纹在我脸上行走,脚印有深有浅接着诉说森林。茂盛主要取决于土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41
    2023-11-09
  • 吴海峰,1995年8月生于湖北黄石,就读于湖北理工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散见于《青年作家》《诗林》《长江诗歌》等。夜雨寄北七月独好声色,跋涉一程山水如磁湖、团城山公园。山居澄明在旷野处,避开万家灯火。负重的河流是你的睡眠、是你的水面,因连夜降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53
    2023-11-09
  • 北槡北槡,90后,甘肃甘谷人,现居重庆。诗歌作品见于《诗选刊》《星星》《飞天》等刊物。种鱼晨起,给鱼换水。四条鱼整齐地翻着白肚皮。记不清这是第几条生命在那个透明的世界,了此一生照旧挖开土,把它们摆放整齐掩土,埋在幸福树下,像安葬一个陌生的亲人(我多像一个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51
    2023-11-09
  • 韦廷信,1990年出生,福建霞浦人,壮族,鲁迅文学院学员。作品见于《诗刊》《民族文学》《福建文学》等。土方法我最容易忘事,打小如此会忘记先刷牙还是先吃饭,忘记昨夜灶里的柴火熄了没有,如果没有它会继续噼里啪啦地喊我么可是它喊了么,为什么一点儿也不记得爷爷教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