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放寒假的一天,有个同事突然问我:“过年有意思么?我咋觉得没一点意思,你觉得呢?”我为之一怔,说:“过年放假总可以休息下来,不用再整天忙碌了。”我一时半会找不出合适的理由让同事畅快起来,但此时已插上翅膀飞向了儿时过年的情景中去了。儿时的过年,往往是从杀过年…[阅读全文]
杨子宸早早就从老师那儿听说,这次的小记者活动要“寻找吴江年味”,我们要学做团子。哈哈!对于我这样的小吃货来说,真是再有吸引力不过的了。一进学校食堂,就看见一个蓝色塑料筐,里面堆满了团子。一位女老师为我们讲解关于团子的来历和传说。可惜我坐的位置一点儿也听不清…[阅读全文]
夏宇凡“腊月不蒸糕,过年没味道。”在太仓一带,家家户户都会备好蒸糕,迎接新年。我家也不例外。为了完成寒假里作业里关于年味的征文,我特地去了乡下太婆家,了解太婆蒸年糕的过程。说是糯米糕,但是还需要在里面加一些粳米粉,通常是糯7粳3的配比。蒸糕的火力不仅要旺,…[阅读全文]
徐明想春节,是我一年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一个节日。在这几天里,我不仅可以随意地吃喝玩乐,还可以收获很多很多的压岁钱。大年三十这一天,我早早的便起床洗漱。家里热闹极了!很多许久未见的亲戚陆陆续续来到我家。我和哥哥姐姐们晒太阳,吃零食,玩着小游戏,开心极了!到了…[阅读全文]
芮昕蕾过年那段时间,街上很热闹,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家家门上都贴上了红色的对联,有的门口还挂着大红灯笼。来来往往的人们都穿得整整齐齐,个个春风满面。人们见了面,都互相祝福,互相说着喜庆的话。无论是在外劳作的工人,还是辛勤耕耘的农民;无论是四处求学的学子,还…[阅读全文]
赵晟栋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就是除夕。过了今天,我就是十三岁了。每逢这天,人们将会将自己的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晚上,会与自己的亲人欢聚一堂,吃一顿年夜饭。所有的这一切都只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此时的我,内心如黄河的波涛久久不能平复。因为只要一想到大…[阅读全文]
老照片中的年味儿几十年前,那个时候的我们物质上并不富裕,可过年的精彩却从不逊色。相反,随着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了,我们却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叹: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年味儿”并不仅仅指物质的丰盛,它是一条绵延了几千年的长河,象征着精神、情感的浓郁与…[阅读全文]
李昌丹当一只只热闹的红灯笼,挂满这个小城的街衢巷陌时,我才惊觉这时光如梭。年,像一位身着红裙的嫣然女子,飘然而至,带着热烈的喜庆。路过车站时,可以看见站台上扛着行囊的归人。有人说,年嘛,不就是吃点好吃的嘛。在这物资充裕的年代,谁家餐桌上不是隔三差五的就有“…[阅读全文]
这个美妙的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值得缅怀与念想的,譬如花鸟虫鱼,阳光雨露,草木云石,亲情友爱,等等。而我,却偏偏对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味道情有独钟,它始终占据着我的嗅觉神经,刺激着我的味蕾,以致念念不忘,刻骨铭心,那便是年味。一进腊月,镇上人家几乎家家户户开始明…[阅读全文]
浦仲诚?大别山的年味(外一篇)浦仲诚十年前,小琳从大别山到江南工作,后与我儿子小鸿相识并相恋,现在成了我的儿媳。我儿媳有个弟弟叫小亮。小亮十一岁那年,他的母亲因车祸过世,撇下了小亮和他的姐姐小琳。去年十月,亲家公大斌突然患了恶疾,经救治无效凄然离世。小亮顿…[阅读全文]
■刘智龙2020年的春节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对于我们这些60后来说,过年买套新衣服穿穿,与其说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不如说是对儿时的追忆。小时候,我们一年到头,只有到过年了,才能穿上一件新衣。这么多年这一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正如老舍先生说的“时隔多年,一些…[阅读全文]
席龙蓉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印象中,过年会把家里的八仙桌搬出来,奶奶则会在桌子上摆上一些瓜子、花生、糖、水果什么的。客人来了,随手抓一把花生、瓜子,坐在门前的竹椅上就聊起天来。鞭炮声整天都响个不停,人们整天都笑个不停。而我最怀念的就是奶奶煮年糕的手艺…[阅读全文]
图①:新疆乌鲁木齐书春,从春联走进春天。图②:运城为山区群众书春送福。图③:福建福州联墨书写中国梦。图④:天津写福字、送春联,唤醒美好记忆。甘肃兰州“春联礼盒”版画《春》赵英然/画春风调色点红万朵;碧树挥毫染绿九州。常文斌/撰骆士正/书…[阅读全文]
进入腊月,从城市到乡村,年味越来越浓。站在新年的门槛上瞭望,到处是一片纯正的中国红,氤氲着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2016年迎春活动可谓“别样红”,各地楹联学会积极响应中宣部《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做好挂灯笼贴春联工作的通知》和中国楹联学会积极开展“万福送万…[阅读全文]
每年除夕过了午时,庄上及邻乡八舍的人家都要到土地庙上敬菩萨,这是先辈传下来的。菩萨并不讲究,人们也就心到神知了。用七八十度的温开水将二斤猪肉烫一下,从田里拔`一根连根葱,放一块豆腐、一只生鸡蛋组成敬菩萨的特殊祭品——“刀豆”,与白酒、蜡烛、炮仗、黄元一同放…[阅读全文]
春节的年味有多种,而我独爱汤圆。闻着满街飘香的汤圆味儿,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母亲的模样。元宵节一早醒来,窗外便鞭炮不断,厨房里欢声笑语不断。妈妈和妹妹一起揉米团包汤圆,母女俩配合默契。煤气的蓝火苗舔着锅,锅里热气腾腾,空气里弥漫了糯米汤圆特有的甜香,一切是…[阅读全文]
村子里的人气渐渐旺了。年,渐渐地近了。置办年货是家家户户过年的重头戏。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随便一买,便可以过一个丰盛的年,可藤县藤北片的人们却喜欢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制作美味的年货。王家嫂子是家住藤北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米饼和糖环是她家必备的年货,而制作…[阅读全文]
蒙子奇年味在哪里蒙子奇年味在哪里?让我告诉你,年味在千人万人向家方向的奔跑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关将至,高速路和一级公路上挤满大车小车,“春运”成了中国独有的奇观,以致人们感叹,从航拍中看,偌大的一个京城,十天半月的时间,就给五湖四海的人掏成了一座空城…[阅读全文]
邓晓燕乡村年味邓晓燕年越来越近了,花花绿绿的年货摆满了大街小巷,穿着光鲜的年轻人多起来了,各种牌照的小车也多起来了,不是圩日,胜似圩日。卖年货的忙着卖年货,买年货的忙着挑拣年货,有的人甚至仅仅就是冲着热闹而来的,这边瞧瞧,那边看看,摸摸这个,敲敲那个,最后…[阅读全文]
何杰锋?永久的年味何杰锋春节到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过去生活虽然艰辛,却有着浓浓乡情的年味。杀年猪家乡的年味是从杀年猪开始的。家乡的生产队有四十多户人家二百多人,每年队里的养猪场都要留十多头猪,到过年时杀来分给各家各户。腊月小年前一两天,生产队长哨子…[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