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专题页往事
有关往事的文章
  • 文章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25687/0
    2023-11-09
  • 苏童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家里除了黄酒瓶子,我几乎没见过其他酒瓶。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大舅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每次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他们家的晚餐桌上酒香肉香齐飞,喧嚣着飞到我们家,我总是被肉香吸引,吸引…[阅读全文]

  • 24780/0
    2023-11-09
  • 宋春丹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中国农村粮食连年丰收。到1984年,中国已划时代地出现“卖粮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急剧升高。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又叫肾综合征出血…[阅读全文]

  • 23859/0
    2023-11-09
  • 刘远航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展厅的玻璃书柜里,摆放着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中文译本最多,占据了整整一层,有青少年版,还有新课标版。书柜旁边的墙壁上,张贴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话剧《保尔·柯察金》的海报。置身展馆,你完全无法想象在长达70…[阅读全文]

  • 23918/0
    2023-11-09
  • 袁道一1梅山的夜很深,偶尔的犬吠声从远方缓缓而至,如涟漪散在村子的腹地。小孩不知冷,哪怕冰天雪地,霜打蔫了地里头的白菜,依旧在外疯玩得满头沁汗,天没黑透都不回家。当火塘把炊烟送上半空,让晚餐的香味随风漫步,我才一身灰不溜秋地溜回家,在灶屋门口被香喷喷的菜香…[阅读全文]

  • 23270/0
    2023-11-09
  • 翩翩学者宋云彬宋云彬先生是著名的文史学家、杂文家,民主人士,新中国建政后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文史馆馆长、文联主席等职务。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撤销了职务。1958年被调到北京中华书局,参与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我第一次见到宋先生则是在1959年的春…[阅读全文]

  • 20686/0
    2023-11-09
  • 背叛与宽容:凌叔华与陈西滢徐志摩曾赞美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有“最恬静最耐人寻味的幽雅,一种七弦琴的余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凌叔华的作品确实像是温室里的幽兰,萧闲淡雅、清芬微微。而沈从文、苏雪林等作家,更是把她和英国近代女作家曼殊斐儿相…[阅读全文]

  • 19734/0
    2023-11-09
  • 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电影《定军山》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这部影片的拍摄时间与西方国家发明电影(1895年)相差仅10年,其在世界和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丁亚平曾评价说:《定军山》…[阅读全文]

  • 19586/0
    2023-11-09
  • 西贝溥仪大婚,由于宫内没钱,只好打起了《四库全书》的主意,这件事溥仪始终没敢写入《我的前半生》中。因为这是其祖先乾隆皇帝的毕生心血。而他仅在书中以曲笔方式写道:“郑孝胥的开源之策,想把《四库全书》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遭受当局的阻止,把书全部扣下了。”那…[阅读全文]

  • 19440/0
    2023-11-09
  • 金炳亮宋氏三姐妹因为分别嫁给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位著名政治人物,因而学者和作家大都从政治上解读她们的婚姻。普通民众更视之为纯粹的政治婚姻,而全然忘了婚姻最基本的前提——爱情。是的,孙中山宋庆龄为什么结婚?因为爱情。答案如此简单,而宋庆龄却用了一生去捍卫。父母…[阅读全文]

  • 21069/0
    2023-11-09
  • 王治国,中学语文教育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优秀语文教师,呼和浩特市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获第五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现场授课一等奖,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被评为呼和浩特市优秀青年教师,多次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阅读全文]

  • 20013/0
    2023-11-09
  • 何映宇从1948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惨重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2018年…[阅读全文]

  • 19754/0
    2023-11-09
  • 林清玄~玫瑰往事~11岁的时候,他喜欢上教他国文的女老师,老师25岁,有一对黑眼珠和深深的酒窩。那时他的父亲种了一亩玫瑰,他每天偷剪一朵父亲的玫瑰,起得绝早,在暝色中将玫瑰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然后回家睡觉,再假装没事人一样到学校上课。老师对每天一朵玫瑰调…[阅读全文]

  • 19436/0
    2023-11-09
  • 郑克扬黄培抗战胜利后,北大教授精神大振,都决心为重振北大大干一场。但此时校长蒋梦麟被调到行政院任秘书长,辞去校长职务。1945年9月初,教育部根据北大教授意见,正式任命在美国的胡适为北大校长,傅斯年为代理校长。此时,学校即派秘书长郑天挺北上,负责北平复校及…[阅读全文]

  • 20529/0
    2023-11-09
  • 周松芳中国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生,往往需要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到餐馆洗碗、端盘子成为首选,近些年来则延伸到送外卖。到如今,对当代留学生的打工生活,所见所闻甚至所历多矣,但是,在早期,甚至晚清民初,甚至还有排华歧视等现象的存在,那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呢?一较…[阅读全文]

  • 19542/0
    2023-11-09
  • 王美华2014年12月“上海文学艺术奖”揭晓,获得“杰出贡献奖”的有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陆谷孙教授。因编写词典而个人获奖的,似乎是破天荒第一个。虽然跟他不相识,但作为同龄人、同行,我在心里还是默然地向他祝贺。欣喜之余,不禁勾起我们参与编写跟…[阅读全文]

  • 19145/0
    2023-11-09
  • 杨颖张爱玲写过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取材自她听到看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比如她的第一本小说集《传奇》,张爱玲便举其中《红玫瑰和白玫瑰》为证,说明其中每篇人物故事,大多“各有其本”,其中另一篇《连环套》,写的则是炎樱一位朋友的故事。张爱玲也曾坦言,小…[阅读全文]

  • 18910/0
    2023-11-09
  • 沈杰群揭开尘封的往事,是从一张老照片开始的。1973年春,参与“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的部分学者和中华书局工作人员,24人,在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楼顶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由启功先生珍藏,他给照片题名为《标点廿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并手书每个人的姓名:…[阅读全文]

  • 18902/0
    2023-11-09
  • 陈晋毛泽东以其大量著述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使他兼具政治家和理论家的身份。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编辑了四卷《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还不时回顾过去的著述,谈论新近的文章,且多有评点。这既是梳理自己过去的思想心路,也难免拨响波澜壮阔的历史心…[阅读全文]

  • 18951/0
    2023-11-09
  • 马庆芳+杨衡善+马思猛二、胡适与马衡马衡是位传奇式的学人。他生于1881年,1899年科场得意,与马鉴双双考取秀才。但他俩放弃了同年秋天在杭州举行的乡试,而改赴上海考取新式学堂南洋公学就读。之所以会这样,首先是受到他二哥马裕藻的影响,要离开旧家庭,走入新世…[阅读全文]

  • 18951/0
    2023-11-09
  • 董晓彤不为向明卿搞特殊在湖南省平江县向家镇,有位名叫向寿吾的老先生。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一生以教育济世,享有很高的声誉。1913年,向壽吾的女婿杨昌济从欧洲留学归来。当时,湖南省的革命果实已经被立宪派政客谭延闿窃取。杨昌济不愿同流合污,谢绝了谭延闿邀请他…[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