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专题页无情
有关无情的文章
  • 文章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6763/0
    2023-11-09
  • 内容摘要:韩东是“第三代诗歌”最具有代表性的旗帜人物,第三代诗歌呈现出反理想、解构崇高、强调个体生命形式和日常生活、重视口语化语言等特征。《记忆》这首诗记叙了一件恋爱往事,篇幅短小,语言口语化,细读之就能通过诗句关系分析出诗人关于逝去爱情的态度。本文将在诗…[阅读全文]

  • 15550/0
    2023-11-09
  • 陈为人我的发言,从与李国涛先生的一番闲聊谈起。2010年是李国涛先生八十岁寿诞,我从加拿大女儿家探亲返回南华门大院,在那两棵梧桐树下散步时,碰上李国涛先生。徐州的故旧乡亲刚为他祝贺了八十大寿。李国涛先生对我说,他的老朋友老同学看到了《人物》上我写他的那篇文…[阅读全文]

  • 15773/0
    2023-11-09
  • 郝永勃一假如你曾经爱过,也曾经被爱过;假如你在年轻时有过梦想,假如你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那么你的身上一定多多少少有贾宝玉的影子。得是一块玉,失也是一块玉。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存在于比较中。影子只能是影子。人的出身,人的血统,人的命运,在大观园的平台上,形…[阅读全文]

  • 15960/0
    2023-11-09
  • 孟庆进“女同志”作为一种体制内的特殊称谓,既包含了性别化的身份指认,又折射了超性别的文化诉求。范小青的《女同志》正是以此作为叙事的特殊载体,对女性文化身份的发现与书写,颠覆了“女性写作”的风格。对体制之中处于权力、政治旋涡中的处境和复杂情感做了细腻地描述,…[阅读全文]

  • 12538/0
    2023-11-09
  • 刘兵鲁迅小说的描写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身上。“在他所创作的二十多篇小说中,竟然无一篇是以留日学生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的主角也无一人是以留日学生身份出现的”。虽然在《阿Q正传》中出现过唯一的留学生形象——假洋鬼子,也…[阅读全文]

  • 10519/0
    2023-11-09
  • 王巽曾经,是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中药的,因为太过苦涩,即便很久之后想起那种滋味,口腔中仿佛残存依然着一份苦涩。纵使有那些美丽的名字作为装点,也掩饰不住舌尖的辛涩滋味。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些草木熬成的药,在苦涩中品尝到了一丝丝淡淡余香。本草…[阅读全文]

  • 9817/0
    2023-11-09
  • 李雪(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相濡以沫与相忘江湖——浅谈庄子的无情理论与多情性格李雪(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人以心、性、情为一体,相濡以沫与相忘江湖体现了庄子的无情理论与多情性格。本文首先分析庄子的无情理论与多情性格,再结合时代背景,多角度地…[阅读全文]

  • 10566/0
    2023-11-09
  • 段玉凤(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道是无情却有情——张爱玲的婚恋观段玉凤(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张爱玲,这个从小浸淫于洋场文化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都市奇女子,执着于对都市饮食男女的爱情书写,留下了一部部爱情传奇。笔者跟随她的脚步,将…[阅读全文]

  • 8144/0
    2023-11-09
  • □闫红即使不随着高鹗的狗尾续貂,认定“薛宝钗觊觎宝二奶奶的宝座”,很多人仍然不喜欢薛宝钗。相对于林黛玉外冷内热,鲜活灵动,薛宝钗显得太冷静,拎得清,也太无情——还记得宝玉生日群芳抽签占花名吗?宝钗抽到的那根签子上写着“任是无情也动人”,告诉我们,她动人是真…[阅读全文]

  • 8969/0
    2023-11-09
  • 吴怀连一九七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西方工业文明提出了最严重的警告。报告指出,人类社会经济的增长是有极限的,如果经济的增长超过了地球能源、资源所能容许的程度,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报告发表后,立即被翻译成三十四种文字,震动全球…[阅读全文]

  • 15293/0
    2023-11-09
  • 刘荒田鲁迅因朋友讥笑他对儿子海婴的百般宠爱,作绝句《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从反面读它,可知多数“真豪杰”以“无情”为标配;不是绝对无情,而是这样:稀罕的“有情”仅施与同类,尤其是系于血缘的部分。猛虎所…[阅读全文]

  • 14920/0
    2023-11-09
  • 王万里路很遠,驿站很近。寒风铸造的锋利钢刀,反复扫荡挂满青霜的脸颊,双脚踩着零乱的枯枝残叶,在树枝沙哑的呼叫声中,我突然听到:今天是2018最后一站。跨过今日,就是2019年了,美好的昨天画上了圆圆的句号,我们将跨进走向未来的新起点,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忆起…[阅读全文]

  • 15136/0
    2023-11-09
  • 王俊圣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走进山水,人与大自然“天人合一”。但凡情怀显现出来,人的格局自是势如破竹,门户洞开。在书法界,人们经常说,书如其人。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也曾说过:“疏秀率真如倪鸿宝,嵚其磊落如黄不斋,瘦劲朴野如傅青主,皆一望而知其人…[阅读全文]

  • 16314/0
    2023-11-09
  • 李清源一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周王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不可侵犯。郑国与王畿洛邑相邻。郑庄公以奸雄之才,识人善任,文治武功,国势日益强盛,与周王室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了一场战争。周桓王率领卫、陈、虢、蔡四国之师征伐鄭国,与郑军大战于繻葛,结果大败亏输。王…[阅读全文]

  • 15765/0
    2023-11-09
  • 梁鸿鹰一秋冬的北方进入了前冬眠期,1986年秋冬的连敏云却过了一段最紧张忙碌的时光。这是新中国成立三十七周年的第四天,校园在小假期过后恢复了往日的喧闹。连敏云一早讲完两节“文论选读”课,回到系办公室取信报的时候,系办主任递给他一份通知。敏云迅速看了一遍,大…[阅读全文]

  • 17596/0
    2023-11-09
  • 张抗抗去年香港第29届书展论坛的主题是“问世间情为何物”。这个“情”字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是最宝贵的,也是文学和艺术的生命。“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句,出自金末元初著名学者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他十六岁那年去参加科举考试,途中在汾河岸边,一位张网捕雁的农…[阅读全文]

  • 15794/0
    2023-11-09
  • 陵澜三月的海南,已经褪去了腊月的寒冷,金色的光芒铺满碧海蓝天。偶尔有风,暴躁得能掀起浪,搏击着赤壁的礁石。就这样静静站在海边,看着海面飘动的点点星光,满载希望,消失在地平线,来来回回,三年。第一次接触南海,那时是九月,家里的枫叶都红透,树根的黄菊都散开来。…[阅读全文]

  • 13568/0
    2023-11-09
  • ○潘彩霞?春蚕不肯无情死○潘彩霞汤国梨(1883年-1980年),出生于浙江乌镇,近代国学大师、思想家。“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国学大师章太炎曾因言行惊世骇俗被人视为“章疯子”。发妻过世后,对于旁人所劝续弦一事,他脱口出此“疯”话,更提出三点要…[阅读全文]

  • 13388/0
    2023-11-09
  • 杨冰洁张欣张欣,无数人心中的广州女神,标志性的方框眼镜,栗色的短发,白皙的面孔,黑裤黑鞋,淡绿色棉衣披着一条同色格子长围巾,时尚又大气。她的坦诚率真,对人性的洞察,老到的写作手法,沉稳的声音等,无不显示出岁月积淀的智慧与阅历。同时又像一个小学生,尽管参加了…[阅读全文]

  • 14145/0
    2023-11-09
  • 刘墉妻的眼睛不好,所以自从到美国,就常去看一位眼科名医。每次从诊所出来,妻都要抱怨:“看了他十几年,还好像不认识似的,从来没笑过,拉着一张扑克脸。”有一天去餐馆,远远看见那位眼科医生,他居然在笑,还主动跟妻打招呼。妻开玩笑地说:“真稀奇,我还以为你从来不会…[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