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专题页朱自清
有关朱自清的文章
  • 文章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19421/0
    2023-11-09
  • 刘亚琴朱自清是中国近代一位十分有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其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美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作品内容多样、主题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新时期,尽管中国的散文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但对朱自清散文特点的研究却依然具有很大的意义…[阅读全文]

  • 18996/0
    2023-11-09
  • 刘婷[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8854(2018)05-0006-02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充溢的美与情。同时我们也发现,他的散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女性意象频繁出现。例如: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阅读全文]

  • 22337/0
    2023-11-09
  • 李天保王国维、朱自清故居寻访记李天保来清华园已经二年了,对于王国维、朱自清曾经居住的西院,也并不陌生,曾经去过几次,不为别的,只为追慕前贤往哲的古宅遗风。下午四点多,因为要在清华西门接人,时间尚早,便在离西门不远的小桥处下车,向北拐进一条小道,在小道的东面…[阅读全文]

  • 20338/0
    2023-11-09
  • 冯明涛《背影》以质朴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父子关系。季羡林说:“《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旧式父子关系往往如《红楼梦》中贾政与贾宝玉一样,父要么不苟言笑,要么庭训笞杖,子要么垂首谨言,要么趋庭受教。《背影》中的父子关系不是父严…[阅读全文]

  • 20728/0
    2023-11-09
  • 范军笔者近读北京印刷学院叶新兄赠送的季羡林《清华园日记》(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版),刚好有提及本科生论文写作答辩的趣事,便动起了上挂下联、左思右想的雅兴。1933年9月18日,二十二岁的季羡林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两行字:“卞之琳来,晚上陪他玩了会。林庚的诗集…[阅读全文]

  • 20530/0
    2023-11-09
  • 陈卫卫1930年8月的陶然亭酒楼,三十三岁的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与二十八岁的女学生陈竹隐相亲,就此谱写了一曲荷塘清风般的浪漫恋歌。当时,朱自清的发妻武钟谦去世已经有一年多了。原本就清贫的朱自清,每日周旋在六个孩子和工作中,生活相当窘迫。身边的朋友都竭力劝朱自…[阅读全文]

  • 23550/0
    2023-11-09
  • ◎黄肖民?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感赏析◎黄肖民《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最广为人知的一篇散文作品,他出色的写作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异常优美的书中世界,文中的意境描写如同在仙境漫游,字字句句蕴藏着诗情画意,将朱自清的喜爱与欣喜之感表达得淋淋尽致,实乃现在散文的楷模。…[阅读全文]

  • 26255/0
    2023-11-09
  • 安武林朱自清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写的《荷塘月色》会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辩论。这场辩论的声势,很有点运动的味道。许多人口诛笔伐,杀气腾腾,企图一举歼灭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并给朱自清的名字上涂点什么色彩。国人喜欢凑热闹,华夏子民恐怕深以为然。在那场让人心悸的大辩…[阅读全文]

  • 23631/0
    2023-11-09
  • 郭文涟一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已有数十年了,觉得他的文字是运用现代汉语把中国文学推向美的极致;而且,先生的文字像是被雨水淋湿过的,在清冷、朴实、淡然、娓娓道来的叙述中,透着一种清丽的色彩和明快轻盈的节奏,还有一种淡淡的忧郁般的愁绪,如雨天里的云雾,弥漫天空,…[阅读全文]

  • 19678/0
    2023-11-09
  • p金凤祖父朱自清老实安宁,做事做人p金凤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一生著作颇丰,感染了几代读者。虽然朱家几代人没有专门制订过家规家训,但是各尽所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自清的嫡孙朱小涛接受采访时说:“朱家的后人天各一方,但是先辈们在事业、生活中…[阅读全文]

  • 19328/0
    2023-11-09
  • 维小词朱自清(右)与陈竹隐在婚姻的磨合期内,朱自清和陈竹隐都发现了对方与自己的不合拍之处,但幸运的是,他们两个人都愿意为对方做出牺牲和改变。婚后不久,竹隱便尽量将生活重心转向家中,照料朱自清的饮食起居更加尽心,也很少再同好友出去游玩了。有一次,竹隐无意中说…[阅读全文]

  • 28885/0
    2023-11-09
  • ⊙王娟朱自清是我国著名学者,他在文学上,尤其是在散文上的造诣很高。朱自清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最初写诗,随后才写散文。他对散文情有独钟,创作过许多优秀的作品。从题材角度划分可以将朱自清的散文分为三种:一种是朱自清对其个人家庭琐事和亲人之间的温情描…[阅读全文]

  • 31432/0
    2023-11-09
  • 家国情怀是中国诗歌古老的传统。在个人与时代结合中寻找诗歌的现代化之路,新诗伊始就已充分萌孽和壮大,郭沫若的《女神》就是蔚为壮观的实践。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抗战时期,这种结合更是有了深厚土壤。早在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在《新诗杂论》一书中,结合时代发展和外国诗…[阅读全文]

  • 26879/0
    2023-11-09
  • 开场白今天一进会场就很意外地开怀。昨天有关人士给我打“预防针”,后天是清明节,放假,不少调皮的,也就是头脑灵光的,早就提前学习杜牧,在这细雨纷纷的时节,去借问酒家何处有了。今天来的人可能很少,希望我神经坚强一些。我当然无所谓,相信自己脸皮的厚度、自尊心的弹…[阅读全文]

  • 66544/0
    2023-11-09
  • 买书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烟一样。但这两件事我其实都不在行,尤其是买书。在北平这地方,像我那样买,像我买的那些书,说出来真寒碜死人;不过本文所要说的既非诀窍,也算不得经验,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来也無妨的。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都报效了一家广…[阅读全文]

  • 67221/0
    2023-11-09
  • 果麦文化【人物速写·约束与舍弃】少参与社交并不意味着孤僻,多沉默寡语也绝非故步自封,看似不近人情的行为背后,是朱自清先生分秒必争,排除干扰,高效做事的准则。有舍才能有得,朱自清先生舍弃了无聊的交际,坚守自我的约束,最终成就了人生。【人物速写·想到与得到】想…[阅读全文]

  • 68478/0
    2023-11-09
  • 禹正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发表后,有个叫陈少白的读者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毫不客气地向这位大文豪指出,《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的描写严重失实。据其所知,夜里的蝉是从来不叫的。看完信,朱自清陷入了沉思,那晚漫步荷塘,到底有没有听到蝉声,他的确记不清了,于是…[阅读全文]

  • 107880/4
    2015-10-23
  • 夜静莲香无人采,柳垂蝉嘶月徘徊。自从朱君寻芳至,荷塘月色分外明。…[阅读全文]

  • 92437/0
    2011-05-19
  • 日子流过­淹没了一切的过错­日子流过­冲少了生命的寂寞­日子流过­助长了思想的肥沃­日子在流过­­日子流过­把梦想的纸张打薄­逐渐显露它的底色­日子流过­用沉默…[阅读全文]

  • 102925/3
    2006-04-30
  • 朱自清的散文是公认的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叶圣陶讲过:“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到的人。”“五四”时代的文白之争中,白话文究竟能不能达到乃至胜过唐宋八大家之作,朱自清的创作实践是最好的回答。朱自清为文,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