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桐汉语新诗与汉语新文学的学术辩证——从诗人傅天虹的文学状态与学术追求谈起□朱寿桐随着汉语新文学讨论的次第展开,汉语新诗概念亦逐渐浮出学术的水面。在这水面上扑腾得最醒目也最热烈的无疑是诗人傅天虹教授。他的文学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典型地显示着汉语新文学和汉语…[阅读全文]
□李少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两难处境——现代诗歌选本的追求与问题□李少咏阿诺德说:“诗歌拯救世界。”布罗茨基则认为诗人的使命就是用语言诉诸记忆,进而战胜时间和死亡,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做出贡献。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上,诗歌选本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中国文…[阅读全文]
□陈富瑞邹建军先生从1982年开始研究中国新诗,出版了《现代诗学》、《现代诗的意象结构》、《大中华诗学》、《中国新诗理论研究》、《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等一系列诗歌研究专著,编著有《中国新诗大辞典》(与黄邦君合著)、《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新诗》等多部。针…[阅读全文]
·夏爱军·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以儒林士子为主,也包括近百位女性角色。众多女性角色中,有情节者至60人。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吴敬梓揭示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其悲惨命运。一、以死殉夫的王三姑娘吴敬梓塑造的…[阅读全文]
·宋金民·追求、孤独与殉道——《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特征·宋金民·“投降派”、“奴才”、“忠义”、“两重性格”等众说,只是宋江性格某一方面抽象化的脸谱,并不足以说明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水浒传》中的宋江实际上是一位典型的士人,始终以道自任,把拯时救世、恢复…[阅读全文]
范咏戈《民族文学》2015年第1期推出的“广西中青年作家专号”是观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一个窗口,是文学桂军重装上阵的一个方阵。这个方阵——广西中青年作家的新作搅动着广西乃至全国文坛,可喜可贺。“专号”里的作品体现了深厚的广西文学传统。不论是小说、散文还…[阅读全文]
马克(回族)清晨,一阵阵诵经声从清真古寺传出划破长空,迎来曙光我弟弟马三生活在冀南平原上这个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移民的几百户人家的回族村庄他没有太高的文化但这并不妨碍他也有很多幸福的追求许多彩色的梦想他要伺候好老人我们八十岁的老父亲让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这是他…[阅读全文]
若水悠然采菊西篱近些年来,一个时髦的新名词“城市主色调”常常出现在报端,不少城市还为自己城市究竟该制定哪一种“主色调”而争论不休,以至于陷入反复折腾的怪圈难以自拔。这里所说的城市“主色调”,并不是指单一某种颜色,而是指一定明度、纯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主色…[阅读全文]
央视评论员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王继…[阅读全文]
黄益倩话剧艺术来到中国已逾百年时光,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里中国话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化”道路。在这条立足于本土文化的艺术演进之路上,当代中国话剧进一步探寻着自己明确清晰的风格定位。此间,以北京文化为底蕴,演绎北京生活故事的“京味”话剧已被公认为…[阅读全文]
○庞启帆/译一个老妇人去拜访美国博物学家阿加西斯博士。她抱怨从未真正有机会学习。博士问:“那你一天都干些什么?”她答:“削土豆和切洋葱。”博士接着问:“做这些事时,你坐在哪里?”“厨房楼梯。”“你的脚放在哪儿?”“釉砖上。”“那你乐意给我写一封关于釉砖的信…[阅读全文]
◎闫红人生不要一味追求性价比◎闫红我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之风颇为严重的中原小城,我父母就俩孩子,我弟的处境却与我有很大差别。我弟5岁时,大伯就送了他一件价值不菲的真皮夹克。我弟10岁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足够买一支气枪,他还是他们班第一个拥有山地车的人。我至今…[阅读全文]
高品位的艺术追求全方位的精品展示深层次的阅读享受大容量的诗美奉献岁月如梭,雄风犹存。崛起于大西北的《绿风》诗刊,30年来以其公正、坚韧、扎实、精心的耕耘,大气、稳健、兼容、锐进的主体风格和高品位、大容量的诗歌精品集成,挺立于当代诗坛,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深…[阅读全文]
赖大仁现实主义精神传统与当代创作追求:评《铁网铜钩》赖大仁一在我国近百年来的文学发展中,现实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主导地位,从“五四”时期的启蒙现实主义,到后来的革命现实主义,形成了强大的文学传统。然而,从上世纪末以来,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后现代文化思潮影…[阅读全文]
李继凯论龙云长篇小说《女人红》的创作追求李继凯作家生命能量的外化或升华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体现。鲁迅先生曾在《而已集·革命文学》中说:“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①便生动地说明了作家与文本之间血脉相通的关系。而要努力发掘历史和人性中蕴…[阅读全文]
冯晓斌读小说首先是出于对一个故事的期许,所谓意蕴、价值都是属于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情。叶兆言曾经在访谈中说过:“我想写作从来不是因为有了一个深刻的动机后才动笔,它更多的只是一种倾诉。”现实生活的庞杂,能感受的,不能感受的,感受到的,感受不到的,这其中的细微只…[阅读全文]
沈嘉达方拥军在温奉桥教授看来,“‘现代性’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其意义构成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维面:时间职能和价值叙事”。正如伊夫·瓦岱所言,“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一种新的感受和思考时间价值的方式。”就“价值叙事”而言,“就如哈贝马斯所坚信的,现代…[阅读全文]
马海娟在文学世界追求精神的高度——“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创作”研讨会综述马海娟2014年10月13日,在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逝世四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延安大学文学院、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和延安市作协共同主办的“史铁生的精神世界…[阅读全文]
常智奇小说,一定是以“小”开“说”,以“小”说“大”。“小”犹晨露映辉,一叶知秋,观微知宏。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发展到今天,在感管刺激,情感至上,消遣娱乐,创作产业化,文化公司化等等思潮和观念的影响下,小说写得越来越满,越来越密,越来越繁,越来越长,越来越实。…[阅读全文]
魏洪丘文学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意图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就其共同的目标而言,不外乎都是要创造文学形象,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中最热门的种类之一,自然表现得格外突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小说领域,如果以创造美的形象、表现“美的极致”、实现审美追求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