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948 次
音乐列表
当下网络文学的问题,显然还谈不上“经典化”问题。很难理解文学作品的经典化需要几个作家、学者、评论家来讨论才会“经典化”,梁山英雄排座次的思维在文学领域恐非其道。过去某些作品曾被专业人士捧到天上了,甚至一些大大小小的文学史都会专章专节地讲论,但现在...
孟繁华先生曾在《2014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与我们的文学理想》的开篇中这样写道,“短篇小说是否已经成为小众文学的判断并不重要,一个作家的文学理想从来就与时尚和从众没有关系。”①就儿童文学而言,短篇创作一直以来就是作家实现其创作理想的重要园区,它不...
1.古代文论的当代焦虑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一直到现在,关于“国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嚣尘上,与之不相称的却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领域似乎并没有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东风而生机勃勃。与之相反的,多数的讨论围绕着“古代文论的现代意...
20世纪初,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中国诞生,文学教育的机制得以在大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在现代中国大学文学教育及其以“文学史”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新文学史”作为一门断代“文学史”课程或准文学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就开始进入到大学课堂及其课...
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创作丰厚,出版过二十多部诗集。1950年代,出版的两本诗集并未引起反响,但到了1960年代,他很快就成为以色列的重要诗人,作品也很快被翻译成英文,并在欧美文坛赢得极高声誉,美国诗人特德·休斯曾如此评价...
虽然写作是自然与人类结合的产物,但是个性化只存在于作家的概念世界里。它的基本目的在于理解世界及其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作家坚持不懈地将自然界、其他人和物种概念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写作是创造知识和提升能力的一次重大尝试。由于这些原因,从阿尔塔米...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创作的个性化”,这个话题是多面的,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种全球文学正在成形。让我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谈起,这一概念本身也表现出了许多形式和形态。全球化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它证实了空间的湮灭,即在全球化...
我是一名来自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云南省的作家,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生活着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意味着在这片民族众多的高原上,其民族文化与历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中国古人有个很美丽的比喻来形容这片土地:彩云之南。看到这句话我们便会...
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于1944年的长文《论张爱玲的小说》,是“张学”的奠基作之一。其锐利的批评,不但引发了张爱玲的直接回应,更促使后者对自己创作哲学第一次作出全面的表述。关于傅雷与张爱玲的关系,别处已多有论述,在两人的笔墨官司之外,大多聚...
王斑华媛媛审美话语与文学概览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作品,便会发现,“美学”(或审美)一词被大量使用。这似乎说明美学话语在塑造现代中国批评家对文学的思考方式上,起了关键作用。美学既为文学作品提供评判标准,又为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目的提供指导。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