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8184 次
音乐列表
王斑华媛媛审美话语与文学概览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作品,便会发现,“美学”(或审美)一词被大量使用。这似乎说明美学话语在塑造现代中国批评家对文学的思考方式上,起了关键作用。美学既为文学作品提供评判标准,又为文学作品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目的提供指导。美学思想...
如果说文如其人这个说法是一句肯定性的评价的话,那么十分适用于评价刘琼的评论工作。多年来,刘琼一直供职于《人民日报》的文艺评论阵地,这使她始终具有高度和广度的视野,持论公允客观,不偏颇而有包容性。或许,是新闻媒体对于真实性关注的职业习惯塑造了她的阅...
认识刘琼多年了。在某一次论坛活动中间休息的场合,看到她和多位来自天南海北的与会者聊天,轻松随意,言笑晏晏,忽然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她如果早出生若干年,譬如在革命时期的军队中,应该是一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女政委,至少也该是指导员一类角色。秀气中...
刘琼现实主义写作是一个庞大的现实命题,我只能从表面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入手。什么是文学的初心?再现、表现、宣泄,等等,这些是西方式表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中国式表达,着力点落在文学对世道人心的建设。作为一个文论书籍均有周祥诠释的传统命...
引言关心当代文学及当代文学批评的有心人,大概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怪现状,即当前对当代文学批评现状表达不满的,并非那些作为沉默大多数的普通读者,也不是因“常被点名批评”而暴得大名的作家们,而恰恰是来自批评家群体自身,或干脆直接点说,就是作为当代文学批...
陈思和是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优秀的人文学者。自1980年代初期他开始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活跃在学术前沿。在学术、出版、教育三大系统他不断开掘空间,提出具有开创性和生命力的观点,构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批评家、文学史家和人文学者的陈思和通过自信...
一尽管一生都在反抗黑暗,但鲁迅是喜欢黑夜的,不仅写过著名的散文诗《秋夜》,还写过《夜颂》《秋夜纪游》(均收《准风月谈》)这样近乎散文诗的杂文以及副标题为“夜记之一”“夜记之二”的杂文《怎么写》《在钟楼上》(均收《三闲集》),另外还有七言律诗《秋夜...
通常称1949年“至今”的中国文学为“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更狭义的内涵是指1949年“至今”以中国内地发达地区汉族(包括少数汉化的少数民族)作家为主体、运用汉语写作(或将一部分本来少数民族语言的作品译成汉语)、主要关注发达地区汉族主流社会之主...
关于批评,一连串问题会从脑子里跑出来,比如批评的正义和理性、批评的有效性和武器,等等。最后,是作家鲁敏的一句话刺激了我,决定就谈谈偏见和趣味。自然,所有的批评都不能抛弃角度,角度就是一孔、一隅。角度是偏于通俗的表达,理论和学术的表达应该是维度。对...
李莎2006年6月,壮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成为壮剧“非遗”的传承基地,壮剧艺术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一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乃至对一个剧种传承发展的研究,有赖于该剧种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戏剧作品,只有在不断的排演创作的“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