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972 次
音乐列表
黄修己1995年编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编目》,注明“不收无书号之非正式出版物”①,洪亮2012年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目录》,也注明“各种内部印行的史著均未列入”②,也就是说他们只关注正式出版或发表过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而那些在各高校内部流通...
半个多世纪前,我从湘西大山深处,历经九个日夜,跋涉三千余里到达上海,开始其后长达六年的大学生活时,似乎就注定了钱谷融先生和我的师生之缘。其实,当我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校门时,我并不知道钱先生是我就读的中文系的教师。对华东师大及其中文系的前世今生,我也...
编者按:7月,华东师大罗岗教授到广西民大授业,我们商定要在本刊曾致敬过许多前辈学者批评家的“现象解读”栏目组发“钱谷融的意义”,以此致敬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的开创者之一,并作为10月底为他举办的百岁华诞庆典献礼。“钱谷融的意义”专题由钱先生的...
在《天漏邑》的开头,赵本夫设置了一个源自女娲炼石补天的叙事原型。他在引用了这个精简的神话之后,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任何东西都是有破绽的……天漏村就是天空的一个破绽。”①小说的开篇就提点出了一个特异的空间与悠久连绵的时间,在天漏村这个由原始部落发展...
实力派作家赵本夫历经十年磨一剑而写成的《天漏邑》,被誉为甚至“应该是这10年来长篇小说的一个巨大的收获”,非常“复杂”(施战军语)……复杂到什么程度呢?复杂到连郜元宝都认为“这本书密度太大,它其实很多章节,很多部分可以独立出来写”,给人感觉是“它...
汪政+晓华汪政:赵本夫已经近七旬年纪了,居然捧出了这么厚重的作品,这不得不让人敬重和钦佩。这些年文坛议论过一个话题,就是一个作家的创作生命的长短。总的来说有这么个看法,外国作家的创作生命一般比较长,而中国的比较短。极端的例子是一些作家写出了一两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纸质媒介为主要阵地的传统文学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唱衰的过程,文学读者群体数量的急剧减少,作家和批评家不再是面向社会问题发言的主流力量,让一些人哀叹,“文学边缘化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昭告了网络文学时代的到来。这种以网络...
在近二十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学与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具有深度、广度和活力的领域。其中,自1970年代末开始的历史阶段,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对此的研究是从当时知识分子对“新时期”的自我认定开始的。根据黄平的考释,“新的发展时期”和“新的时期”等说...
乡土中国以其历史的悠久性、文明的成熟性和文化的深刻性成为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地球空间中区域影响最大、存续性最久、最具有独特精神品质的文化大国。毫无疑问,乡土中国曾经创造出地球上属于全人类的最璀璨的文明。但是,曾几何时,一个古老的文...
叙事学研究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和功能。叙事作品依靠合理的结构安排,其意义才得以生成,进而参与对社会的建构。蒙娜·贝克(MonaBaker)教授基于叙事“不但描述现实,还参与建构现实”①这一观点指出翻译即是一种叙事建构。翻译研究应该关注译者、出版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