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983 次
音乐列表
许多域外汉学家都在关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但是能够真正地深入有“壮怀激烈”“交织血与火历史”①之称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质绝非易事。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БорисЛьвовичРифтин,1932—2012)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探索,则以视角敏锐、见...
主持人季进:众所周知,俄苏汉学研究曾经是海外汉学研究的重镇,涌现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学者,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苏联解体后,政局动荡,经济衰落,国家对汉学研究投入减少,大多数中青年学者迫于生计,甚少关注汉学研究,尽管还有少数学者在坚持,但无论...
开宗明义,杨庆祥在《“新伤痕时代”及其文化应对》中将近年来的一系列时局变动归入“事件”的范畴,因为他不是如媒体一样仅仅惊叹一种“黑天鹅”的盛景,也不是通过强化这些变动的偶然性维持一种关于“现实生活”的幻想,而是将我们从这种幻想中拖拽出来,冷眼旁观...
一词语自身会产生它的反抗,希望推陈出新的热切与命名本身的袭故蹈常之间有张力也有矛盾,但命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命名者背后的现实关切、语言逻辑、精神伦理、动念心理和时代状况,这是我们身在大时代的一份证词和挣扎的形状。杨庆祥最近的写作和问题讨论,是...
曾经一度,“非新即后”的语词游戏所连带的术语狂飙与滥用,带给人们诸多困扰,并掩盖了不少值得认真思索的真问题。然而在这“后现代”之后的今天,新名词的酷爱者或许不会以此为意,他们有着统摄一切的英勇与雄心,依然执着地再造词汇,只为对抗词语的惰性。他们明...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者杨庆祥,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新伤痕文学”相关话题,引起了学界热烈反响。杨庆祥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在于他有一种当下青年学者罕见的现实批判意识。当下的青年批评家,大多出身于学院,理论功底好,学养丰厚,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我...
1.作为事件的2016年对于中国及其完全置身其中的世界来说,2016年或许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年份,一系列事件(event)的发生和发展终于在2016年迎来了其最严酷的后果:英国戏剧性地公投脱欧,特朗普在美国以惹人争议的方式入主白宫,老欧洲的灵魂...
王晴飞胖胖的,我对胖子心存偏见,尽管我知道很多胖子有好的脾气。当两年多以前我和王晴飞相逢在鲁迅文学院,我心里预留出一条三八线。记得第一次的饭局,是外地朋友来。我和朋友聊得多,他坐在我对面不停地抽烟,很少讲话,不时憨厚地笑笑,似乎很习惯陪在女性旁边...
周作人有一篇文章叫《伟大的捕风》。“捕风”(vexationofspirit)一说源于《旧约》里的《传道书》,传道士云:“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见日光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
王晴飞在今天的百回本《西游记》中,叙述玄奘身世的一回(《陈光蕊赴任遭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常常是作为附录出现的,而在明代百回本中并无玄奘完整身世的交代,一般认为这部分内容,是清人据明代杨鼎臣《全像唐僧出身西游记传》增补①。玄奘身世故事的大体情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