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984 次
音乐列表
王安忆八九十年代创作的转型,是她90年代后专心致志经营上海都市题材小说,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个转折点。以前此类评论多是一笔带过,没人深究它复杂多层的内在肌理。但深入探讨会发现,这个所谓的上海都市题材其实就是典型的“地域小说”。这样问题就来了。她小说...
随着传记研究已进入当代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现当代作家传记也逐渐成为研究界关注的对象。结合近年来现当代作家传记的出版情况可知:现当代作家传记数量多、种类多但质量并不均衡,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当代作家传记在生产过程中呈现的表面繁荣的景象,在客观上...
一、禁书、读经、大众语《国闻周报》从1934年元旦起连载《边城》,四期后中断;3月12日恢复连载,至4月23日止。即将载完之时,沈从文的注意力被引向了个人的创作之外。3月5日,《国闻周报》刊出沈从文的《禁书问题》,质疑当局在上海查禁二十二位作家的...
一、当代文学运动特殊性及其史料的历时演变有学者前几年在谈及古今文学异同时,曾把中国古代文学说成是“自然成长型”的文学,而将五四以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称之为是“目的引导型”的文学①。所谓的“目的引导型”,是指它不是从生活的土壤上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而...
王晴飞所谓“业余”的批评,指的是在作文学批评时时刻保持一种业余心态。我理解中的业余心态,是有那么一点游戏精神,有话则说,无话则隐,话多则长,话少则短。对评论对象应当有选择,不必勉强自己十项全能。硬要以己之短去论别人之长,难免露怯,流于胡说。这样的...
张燕玲南方艺术,是生长在《南方文坛》的艺术景观。本画册《南方艺术视角》收录八十五位艺术家,既有他们发在本刊封底的画作,又有其富有个性的代表作,诚如主编苏旅兄所言:是二十年来中国当代画坛诸多艺术探索者不懈努力的代表和缩影。这样的视角与展现,的确令人...
苏旅二十年前,《南方文坛》杂志新上任的主编张燕玲邀请我临时帮忙组了几期封四的稿子,于是,就有了和《南方文坛》长达二十年的合作,也就有了这么一本画册。我喜欢这个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这本杂志。《南方文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镇,其影响力自不待...
黎学锐+罗艳一、关于彩调剧《哪嗬咿嗬嗨》与话剧《花桥荣记》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涌现出风靡全国的巅峰之作《刘三姐》之后,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创作停滞期。“文革”结束后,广西戏剧重焕生机,其中1978年周民震创作的三幕喜剧《甜蜜的事业》和1...
江宏“中国意识”一词用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最早或见于饶芃子、杨匡汉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书中。“中国”一词在种种语境中,意义在种族(race)、民族(nation)、国家(state)之间滑动,再加上经常与“爱国主义”、“祖国”之类情感意...
杨辉1相较于既往眷村叙事潜在的“论辩”(基于不同目的的意义“重构”)性质,曾明财的《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以下简称《台湾人在眷村》)却起念于一个较为素朴的目的:“因着时代产生的传统眷村,在台湾经历了五十余年时光,今日历经耆老凋零、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