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437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九满
  • 岚若西谷
  • 蓝欧
  • 落红飘雪
  • 谷一
  • 南山2020

夏榆陈年还叫刘湘纤的时候,我见到过她几次。在我的家乡大同矿区。印象中她还是个小孩儿,害羞,内向,话语不多。跟她一起玩的是一群喜欢文学的孩子,他们自发组织一个文学社,办着一份名叫《十里河》的油印杂志。在矿区,爱文学是异端的事情。那里的人多是以挖煤为...

浏览全文 阅读(34294)

1每条人鱼只有一次机会,如果错过,那就只能等下辈子了。四周又冷又黑,每向前划动一下都要使出十倍的力气。我拼命地摆动尾巴,我想游得快些,再快些。2午饭里有一道皮蛋拌豆腐的凉菜,刘姐喊王秀剥几个松花蛋。王秀“噢噢”地答应着,手里的刮皮刀转得飞快。十分...

浏览全文 阅读(34236)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这是清代诗人陈璨的诗句。当“清波、荷香、红衣、绿扇”这幅清香流淌、色彩斑斓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六月来临了。时序交替,一年过半。踩着时间节拍月月前行的《福建文学》,也走过一年中的半载光阴。或许该伫立片刻,回望...

浏览全文 阅读(34209)

石华鹏2003年的夏天,“崛起的福建小说家群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当时,全国诸多著名评论家与会,对福建小说把脉问诊,会议提出了“‘小说闽军在崛起”的观点,对以杨少衡、林那北、须一瓜、赖妙宽等小说家为代表的“小说闽军”做了研讨,认为“小说闽军”的亮...

浏览全文 阅读(34185)

傅翔一对福建的文学创作状况,多年来大家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观点,如果戏剧不算,评论肯定是福建最强的,其次才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再其次才是小说。当然,这种论断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见与评判上重量不重质的标准。评论家被戏称为福建的“特产”,可见评论在...

浏览全文 阅读(34115)

何镇邦近年来,一个以中青年作家为主体的福建小说家群体正在我国当代文坛悄然崛起。这个创作群体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已在全国产生相当大的反响,它既代表福建小说创作的新水平,也昭示福建小说创作的新希望。最近,我比较集中地阅读了这个创作群体中的5位中青年作家...

浏览全文 阅读(34057)

【编者按】新的世纪过去十五年,福建小说创作成绩几何?问题何在?出路何方?这些问题有时会从我们这些文学工作者、写作者、研究者的脑海中萦绕而过。尽管这些问题看上去有些虚无的“高大上”,但是因为它事关每一位文学参与者乃至闽省文学创作之荣誉感、成就感和前...

浏览全文 阅读(33869)

瓶子(福建)曾桂兰装上酒装上清茶装上解渴的水装上救命的汤药如果有一只瓶子愿意请装上我大海是蟳埔的坚强后盾(福建)陈客蟳埔饿了,大海掏出鱼、蟹、虾蟳埔冷了,大海掏出了蛎壳……大海对蟳埔如此盛大行走在海面上的风什么都知道钉子(福建)吴东升一生之中绝不...

浏览全文 阅读(33798)

鸿雁大使他们欣欣然踏上朝圣之路清晨的弥天大雾隐藏了每一个人内心四轮驱动的杂念盘山路妙在于彬彬有礼不知不觉增加追求幸福的高难度最高处几乎接近男人的喉结轻轻拉紧一点领带寒风吹不散三角形状执著的梦想行道树有弦乐快板的莫名温暖香火缭绕未必就是虚妄卑微的人...

浏览全文 阅读(33754)

叶发永回乡的雨雨不大,只是零星的几点但雨一直在我的前面看样子已经走了很久后来,雨点逐渐密集起来感觉就像其他地方的雨看到了它们突然想起了什么,陆续跟了进来雨好像约好了似的,无需开口就用相同的步子,不言不语踩进同样的心情雨低着头赶路雨是这个季节最容易...

浏览全文 阅读(3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