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684 次
音乐列表
周绚隆一明朝亡国分两个阶段,性质也略有不同。北都之亡,亡于李自成农民军之手;南都之亡,亡于清兵之手。清人入主中原,一开始在北方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故而一路挥师南下,势如破竹,但在江东南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抗拒。不过抵抗者没有统一领导,且缺乏必要的...
刘一正一智利文坛巨擘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Bolano)谢世迄今,不过短短十四个年头。作为拉美“后文学爆炸”时期小说家的代表,波拉尼奥的小说创作高潮集中在世纪之交的十年间,这正是智利刚刚结束军事独裁统治,建立民主政治的时期。独裁结束了,...
张祚臣“我会愿意放弃世界上最壮观的日落场景,只为目睹一眼纽约市的摩天大厦建筑群,大厦蔓延直至纽约的天际,人类的意志力是如此明显。我们还需要什么信仰吗?我感觉到如果这里面临战争的威胁,我会将我自己抛身天际,以我的肉身保护这一切。”——安·兰德一20...
周朝晖偕乐园的梅花、水户黄门与一个明朝遗民的传奇还没到日本就已经知道水户了,还知道了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中国人朱舜水,那是中学读到的鲁迅名文《藤野先生》里耳熟能详的句子:“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着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
蒋书丽好久没有读过这么干净的小说了,也好久没有这么毫无功利性地拿起书来读了。遗憾的是,多年的功利性阅读体验,不写点什么,就好像没有完成这一阅读仪式一样。而看过了太多的或阴暗扭曲、或荒诞无边、或奇幻无比的文字后,再看这些充满温情、语言纯净、不卖弄技...
何静恒一从1993年開始读刘再复先生的《漂流手记》,到今天读刘再复先生的《我的写作史》,一如既往,我为书中的澄澈与明净震撼。这种感觉来自书的内容,也来自“一格一格只是生命”的文字。这篇时间跨度四十多年的写作史,携带近半个世纪的风雨。狂热、真诚、超...
陈心想郑也夫先生新著《文明是副产品》,堪称是继《代价论》、《信任论》之后的第三论“文明论”,基本风格与前二者类似,但这本文明论关注更宏大,为人类文明寻找逻辑,大胆推论下缜密的逻辑,让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外婚制的形成、农业的起源、文字的起源,还是造纸...
高晓晖这几日读苏炜先生的长篇小说《迷谷》,颇为感慨:后悔这样的作品今日才得见,果然当年太无知,小觑了当代的中国文坛和学者;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让我掩卷动容,却无法概括读罢感到寒冷悲怆,那寒冷后却似乎还有希望,然而希望之后,又不免袭来...
吴敏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是成果丰硕的中国问题专家。在迫切期待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郑永年先生连续提出了对中国知识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尖锐批评。在《中国的知识短缺时代》一文中,郑先生指出:“高层为了推进结构性经济改革,提出了...
顾农湛方生东晋一朝门阀势力极强,文坛上的知名人物大抵都出身于世族高门。陶渊明算是比较潦倒的了,但他的曾祖陶侃当过级别最高的官,封为公爵;祖父和父亲也还当到太守一类的中级官员;他本人也多次出仕——这才能成为著名的隐士。如果他门第太低,本人当过的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