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682 次
音乐列表
孙宜学也许是“西天取经”故事固化了中国人对印度的文化认知:印度是佛教国家,人人皆是佛教徒。所以,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应邀访华时,国人对他的希望和期待也并不是诗,而是诗以外的东西,如救国理念,如其高尚的人格。中国佛教界对这位来自佛教之...
周允中旧上海的文化街有两处最为著名,一处是四马路(福州路),书店和文具店鳞次栉比。还有一处就是城隍庙。城隍庙的小吃店和古董店林林总总。小吃店主要吸引平民百姓,古董店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斩外国人的冲头。古董店和洋人翻译暗中都有联系,凡是成交,那些露天...
陈福季《书屋》2016年第8期发表王晔的《初梦·里之前·朝颜·嵯峨野——扶桑记忆中的几个汉字》一文,副题中将日本代称为“扶桑”,我以为是不妥当的。自古以来日本就从未称过“扶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和考证接连写出...
陈龙弟平生两大雅癖,一读书,一写字,写字如山羊拉粪,断断续续,唯读书一事坚持不废。且诸多读书方式中,最钟情的还是厕读。如厕还要读书?盖为惜时也。惜时是我辈读书人对书籍最大的尊重,古人惜时的榜样,有囊萤者、有映雪者、有刺股者、有悬梁者,种种无所不用...
姚康康郁达夫和鲁迅的交往,可以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中坚人物,郁达夫和鲁迅的交往,更多的见于旧体诗的酬唱之中。时过境迁,而今回过头来看他们当时即兴创作的旧体诗,艺术师承和贡献方面暂且不说,这些当时被戏称为游戏笔墨的旧体诗...
哈米在下不懂外语,可喜欢阅读翻译作品,因而对涉及文学翻译问题的言辞特别关注。读着读着,竟然忘其所以,也想冒着“出洋相”的风险对此说三道四。常言道,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我对这三个字的理解是:准确传递原作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手法。进一步说,不仅要...
肖伊绯魏建功(1901—1980),字天行,别号山鬼,江苏如皋人。他是文字学家、音韵学家与教育家,是中国古代汉语、古典文献研究的佼佼者;更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中国国语普及与推行的先行者之一。1919年,魏建功考入北京大学,专攻文字、...
姚一鸣山河图书公司是民国时期的一家小型出版机构,最初是从张爱玲的小说《传奇》增订本中知晓的,我所读的是上海书店的影印本,其封面是根据吴友如《海上百艳图》改绘的,甚精美。对于这张封面,张爱玲曾如此描述:“画着个女人幽幽地在那里弄骨牌,旁边坐着奶妈,...
熊广琴长期以来,花鸟画令作者叹息,识者憾然,皆因出新难。究其根源,主要是世界变了,人性并没有变,人性中向善的部分没变;花鸟画画的就是人性中最富光彩的这一部分。花鸟画是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文若看山不喜直”,文明程度高了,也就有了曲隐地表达主观意志...
啸马晚清湖南才子郭嵩焘,才识不在曾国藩、李鸿章之下,作为中国第一位派驻国外的大使,郭嵩焘的政治生涯凝聚着他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郭嵩焘和李鸿章、沈宝桢、马新贻同科进士,是著名的“辛未四君子”之一。他的才学很快折服了咸丰皇帝宠信的大臣肃顺。肃顺是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