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324 次
音乐列表
王晔一瑞典天才作家斯蒂格·达格曼(StigDagerman,1923-1954)的出生颇有戏剧性。据达格曼的传记作者,瑞典作家、学者乌罗夫·拉格克然兹(Oloflagercrantz,1911-2002)描述,1923年,达格曼的父亲,通知父母,...
蒋书丽一一个世纪前,一个美国诗人——庞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美;一个世纪后,一个美国学者——石江山(JonathanStalling)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音韵美。如果说,葛浩文(HowardGoldblatt)是大力向美国...
赵焕亭拿到《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这本书的当天就饶有兴趣地读完了它,原因在于:首先,这本书用楷体字出示了大量作者与韩秀之间通信的原文,使我产生了阅读的好奇心。其次,这本书图文并茂,易读易记。最后,因为我是河南人,对家乡先贤赵清阁自然有一种敬慕...
张春田自从1971年旅美学人陈世骧在美国发表《论中国抒情传统》,宣称“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以后,“抒情传统”论就日渐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颇具范式意义的论述架构,在港台和海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反响热烈,相关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蔚...
张宗子一东坡被贬岭南,深爱陶渊明和柳宗元。东坡读陶,盖在自遣;读柳,则有同病相怜之感。柳州作文,风格劲峭,做诗则幽寒之外,复又哀婉。柳宗元和刘禹锡因参加二王变法而同遭放逐,处境相同,精神相契。东坡和陶不和柳,是因性情相差有远近。然而东坡之和陶,与...
李建华当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上学时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里完成的时候,探讨课堂教学的文章日渐增多起来,这是一种很值得欣慰的现象,至少说明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当代教育的“中心工作”了。最近读到《探寻课堂“黑箱”的关键属性》(刊《中华读书报》2014年1...
魏毅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高校。对欧洲的老牌大学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来说,它是后起之秀;作为美国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它独领风骚近四百年,是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楷模和旗帜。哈佛的成功秘诀何在?读史使人明智,让我们从哈佛大学的历史来探索它成功的奥妙。...
吴强相比于本身就意味着智慧的哲学,历史作为已经发生的过去,既无法如科学实验般重复,也不可能就某些天机玄思主动昭示后人,这一定程度上也坐实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看似戏说实则暗含深意的形象比喻。也正因如此,作为“桥梁”的历史学家才显得十分必...
李鲁曼在我的阅读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书,它可以让人手不释卷,百读不厌,且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收获或能量的给补,比如《红楼梦》和《小王子》,前者镜花水月、跌宕磅礴;后者诗意静谧、安宁平和。《小王子》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安东·德·圣艾修伯里,他一...
胡晓进所有的历史(History)都是故事,只不过有些惊心动魄,有些平淡无奇;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讲故事的人,只不过有些人喜欢宏观描述,有些人偏爱历史细节,这两类著作各有千秋,也相得益彰。还有些历史学家,能兼具宏观描述与历史细节,以“大历史”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