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15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踪
  • 我游冥冥
  • 混沌虚空
  • 沂河渔翁
  • 落红飘雪
  • 君羽飞霐
回忆父亲钱谷融 2023-11-09 08:48

钱震来中国有句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过屠格涅夫的名著《父与子》写的却是两代人的矛盾,或者说“子对父”在观念上的“背叛”。其实我与父亲的关系两方面皆有,年轻时是后者,年纪大了,又回到前者,难怪说人生就是一个怪圈,迟早会回到原点。从小到大,父母对...

浏览全文 阅读(32340)
当头棒喝 2023-11-09 08:48

魏邦良一梁启超四岁开始学习《诗经》,六岁读中国史、“四书五经”等,九岁能作千字文,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十七岁中举,主考官赏其才华,将妹妹许配给他。梁启超早慧,堪称神童。八九岁时,有客人来,出上联“东篱客赏陶潜菊”,梁启超对曰:“南国人思...

浏览全文 阅读(32213)
“饱蠹楼”里好读书 2023-11-09 08:48

曹亚瑟读《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看到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从美国留学返国时,父亲曾遗憾地对他说:“若我们是富有人家,我一定让你关在家里再读十年书,然后再出去做事。”读后颇有感慨。“再读十年书”的说法,不知缘于何时,但家境殷实者很多都有这种想法。谭家菜创...

浏览全文 阅读(32076)

王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活动中,李淑一的生平事迹早已为人所熟知,此处无须多介绍。但相对而言,了解陈君葆的人并不多。陈君葆(1898—1982),香港著名的爱国人士、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十一岁随父移居香港。陈君葆大学毕业后先到新加坡...

浏览全文 阅读(31962)

万里一笔者得知岳阳君山有梵文字的摩崖石刻,是读到巫白慧先生撰写的《岳阳君山摩崖石刻梵字考释》一文,文章记述了他应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和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邀请,与温玉成、熊傅薪、孙宝刚和陈湘源一道于1999年4月26日对岳阳君山摩崖石刻梵文字的考察...

浏览全文 阅读(31823)
思考与读书 2023-11-09 08:48

王汎森前言:杜威的“思维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指的就是“思考”与“读书”。探讨“学”跟“思”的关系,令我想起杜威(JohnDewey,1859—1952)在1910年的著作《思维术》。这本书的影响力很大,胡适主张的“大胆假设...

浏览全文 阅读(31739)
2022年第11期书屋絮语 2023-11-09 08:48

邵水游因杂志发表过一篇提起《工作着是美丽的》的短文,撩起了阅读的兴趣,请人从网上购来旧书,将上、下二册及续集悉数收入囊中。静夜时分,捧书来读,与小说女主人公李珊裳的命运共起伏。“五四”时代的女青年到法国留学,取得文学博士,然后归国,待看清国民党统...

浏览全文 阅读(31592)
“整理国故”之原始 2023-11-09 08:48

孙守让一般认为,“整理国故”这个命题是由胡适提出来的。但顾颉刚认为,“整理国故”这一学术风气的形成始于章太炎。1903年,章太炎在《癸卯口中漫笔》中说:“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他在这里首先提出了“国故”这个概念,尽管这里所指应该是中...

浏览全文 阅读(31466)
致漫坛前辈 2023-11-09 08:48

鹿耀世近年来,由于漫坛大家们陆续谢世,一些大报漫画专刊停办,曾经很有影响的《漫画》《中国漫画》,竟完全是清一色的动漫形式的系列作品……面对新一代漫画作者与编辑群体由于绘画功力与艺术修养不足,在诸多创作中出现的种种欠缺,我感到有必要编一本《中外漫画...

浏览全文 阅读(31438)
有些心思莫乱猜 2023-11-09 08:48

卢思苇丁谓,字公言,北宋真宗时期曾一度官至宰相,天禧四年(1020)封晋国公,权倾一时。潘慎修之子、曾官至太常博士的潘汝士与其交往甚多,曾把丁谓与他谈起的真宗朝闻见辑录为《丁晋公谈录》。其中,丁晋公与潘谈起为官之道时特别强调,为臣子的常伴在皇帝身...

浏览全文 阅读(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