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10190 次
音乐列表
徐达斯作为中印文明之根本,华夏经子体系和印度吠陀天启、圣传体系皆具有统贯性、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诸特征,为一套内圣外王、体用兼赅之天人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诚如《庄子·天下》篇所谓:“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
黄俊杰二十一世纪,大国博弈,战争频仍,使国际秩序舆图换稿;病毒肆虐全球,各地封城断航,使平民百姓生活困难、孤苦无告,在此起彼落的“脱钩”声中,也为“反全球化”潮流推波助澜;气候巨变,天灾接踵,地球正处于“气候紧急状态”,极为危险。在高等教育领域,...
洵是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写道:“先母先姊灯下纺纱缝衣,先兄伴读一旁。先父每召余至□□榻前闲话,历一时两时不休。”无独有偶,最近读的另一本书里亦可见“夜辍读归,先母坐灯下治缝纫,必命余旁坐读书”句。作为“90”后独生子女,自然难有兄弟相依...
王晓革谁能想到,一场疫情居然彻底改变我的生活。幸好,当时偶然想起的一句经典台词帮助了我,大意是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得在路上。旅行是不可能了,我只好试着改变一下,除了吃饭和休息,把上午、下午和晚上分成三个时段,有些强制性地过上另...
郭丹曦人生最难是放过自己,最怕是心有不甘。如若王昌齡弃了本心、依了权贵,抑或失了希望、离了仕途,皆不会那般痛苦。开元十五年他一举中第,开元二十二年再中博学鸿词科。然科场得意,官位无升,他备受打击。后来,他被贬至岭南,胸中块垒难消,只得学魏晋名士放...
马国华“橘柚垂芳照窗户,楼台倒影入池塘。”这副书法对联真迹是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大师华世奎(1864—1942)集唐诗而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承德市锥子山道观道士、平山逸人赠送给杨作贞,杨作贞又送给了他不到十岁的外甥李景禄(天津市外贸局退休干部、会...
袁梦晴梁晓声曾说:“我既写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也写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通过‘应该怎样’,体现现实主义亦应具有的温度,寄托我对人本身的理想。”梁晓声的新作《我和我的命》是他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延续了《人世间》中对“善”的...
王志强万历年间成书的《澧纪》是湖南第一部私家修纂的方志,它是澧州高氏家族集体合力而成,代表着传统时代地方乡贤贡献家乡的一片情怀。《澧纪》的编纂,由高尚志发起,高尚志的长子高坚续纂,高尚志的外孙龚之伊审定,高尚志的次子高远编辑,高尚志的三子高博校订...
张冠生“好也罢,坏也罢,有文化的君子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罗素说的,印在《西方哲学史》第二十一章。1945年,北平城内,沈继光出生。冥冥中,他的生命主题已确定。无力兼济天下,却可独善其身。文化昌明数千年,一点碎片,已足够个人澡雪精神,养平正...
张觅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乃明末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的第三女。她生下来才四个月(一说六个月),因家贫乏乳,于是便送往舅父沈自征家抚养。叶小鸾幼即灵慧,三四歲时,经长辈口授《万首唐人绝句》《花间集》《草堂诗余》诸词,“皆朗然成诵,终卷不遗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