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19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宁星
  • 谷一
  • 那庚
  • 林沐风
  • 倩雲
  • 宋家园

肖伊绯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杨树达,曾在其日记中三次提到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健将,亦为语言学家的刘半农。据杨氏生前自己编订的日记选集《积微翁回忆录》,其日记中曾有三次提到刘半农,而每一次记述与评价,都颇有意味,耐人寻味。杨树达在日记中首次...

浏览全文 阅读(25750)

夏志颖王国维《人间词话》原载于1908年11月至1909年2月的《国粹学报》(总第四十七、四十九、五十期)。1926年,俞平伯标点的单行本刊行,《人间词话》首次以“著作”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有关《人间词话》早期接受(单行本刊行之前)的文字材料确...

浏览全文 阅读(25766)

孙连五目前关于师陀与友人的往来信札大多已收录于《师陀全集》(五卷)、《师陀全集续编》(二卷),其中,师陀与夏志清的往来书信共收入五封。近来,笔者承蒙苏州大学季进教授馈赠夏志清、夏济安昆仲遗藏文献史料,在整理过程中又发现师陀书信两封,未见于以往各类...

浏览全文 阅读(25667)
一枝湘莲凌碧波 2023-11-09 08:48

王澄霞《留美学生季报》1917年第四卷第二期发表了陈衡哲女士的白话小说《一日》。后来,胡适在为陈衡哲自选集《小雨点》(1928年4月新月书店初版)所作序言中指出:“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却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一日》便是文学革命讨...

浏览全文 阅读(25677)

陆阳2022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李军、师元光整理的《顾廷龙日记》(以下简称《日记》)。顾廷龙,字起潜,江苏苏州人,1939年与人共同创办上海合众图书馆,任总干事,自此随合众图书馆变迁而又先后担任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到...

浏览全文 阅读(25611)

梅杰張天翼(1906—1985),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著名革命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走上文坛,被称为左翼文学的新人代表。张天翼深受狄更斯影响...

浏览全文 阅读(25611)

郑学富1950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培训青年编剧、导演和演员,办起了培训大课,邀请在北京的大师们前去授课。他们准备邀请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的贺敬之讲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由课代表柯岩去面请。当柯岩来到贺敬之的办公室,第一次见到这位《...

浏览全文 阅读(25497)

贾俊侨易学是叶隽教授穷八年之功而创立的最新理论成果,凭借深厚的理论素养与灵活的应用策略已经取得了国内学界同人的很多肯定。就其基本理念而言,侨易学即因“侨”致“易”,其中“侨”更侧重空间向度的变化,而“易”则强调时间维度的演变,“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

浏览全文 阅读(25460)
时代更替与乡愁变迁 2023-11-09 08:48

徐鲲乡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根植于故土家园和文化传统,连接人的生命来路,关乎人的心灵安放。有着安土重迁文化心理的中国人,乡愁气质尤为浓厚。翻一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便可发现,作为古代文学主流的诗歌,乡愁气息扑面而来,两千多年绵绵不绝。现当代文学,无...

浏览全文 阅读(25416)

张隆溪十九世纪曾是历史、文学史写作的黄金时代,但文学史写作在二十世纪却遇到了许多挑战,其作为人文学科的合理性遭到了各派思潮和理论派别的质疑。十九世纪的文学史有个基本观念,即文学为文化传统的有机部分,按照一定的路线发展,能够表现一个民族在某一历史阶...

浏览全文 阅读(2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