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
《书屋》中国大陆著名人文知识分子杂志,名流雅士咸集,诸家荟萃,色彩纷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
文集访问量: 9971 次
音乐列表
邵红能1915年2月,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城外第一初级小学(今文昌阁小学)。念到1917年时,沈从文想去当地举办的军事学校。家里同意了。那一年,沈从文十五岁。1918年8月,沈从文便随军队向沅陵开进,直到1920年...
叶介甫提起“魏巍”这个名字,人们会记起在那炮火硝烟的战争岁月里,一篇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拨动了时代的脉搏,在爱好和平和勤劳善良的人们的心灵上激起的强烈震撼与共鸣。为了新中国的安宁与繁荣,为了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雄赳...
闻中按照张远山先生的讲法,庄子的“内七篇”呈现了一个生命完成自我、回归自我,同时也是实现自我的过程。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借用庄子的神话思维:由北冥起飞,到南冥结束。走的是一条弧线形的道路,其实也就是从人间即蓬蒿之间起飞,飞翔于九天之上,再降落到...
刘金祥刘行健耕地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载体,耕作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根基。今天,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国人端牢端稳自己的饭碗,显得尤为重要和异常紧迫。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加紧探索研发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需要我们系统追...
李怀宇唐吟方《雀巢语屑》一书中多次出现刘涛的名字,在这些近乎“世说新语”的故事里,刘涛仿佛六朝人物。我认识的刘涛是一位诚朴的读书人,他的书法清雅,文章通透,更难得的是有一肚子学问,却无时下一些名流的习气。我是业余的书法欣赏者,总觉得题书名要十分讲...
刘涛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三十二岁的康有为完成论书专著《广艺舟双楫》(又名《书镜》),鼓吹“尊碑”的主张。此书于光绪十九年(1893)刊印,虽起争议,但影响甚大。康有为所说“碑学”之义《广艺舟双楫》中,康有为屡屡说及“碑学”。这个概念在二十...
邵水游曾在大型国企工作过十多年,对晚清以来的实业界多有关注,记得购买了张之洞、张謇、穆藕初、卢作孚等人的文集,未能搜到范旭东的,而耿耿于怀。近日重读《卢作孚集》,关于现代教育的认知,“惟吾亦留心教育之一人,且始终认为教育为救国不二之法门。以谓国家...
杨小滨我的“虚拟旅行”经由朱崇生的《伊犁日志》一书来到了新疆伊犁。虽然之前去过乌鲁木齐、吐鲁番、库车等地,但北疆天山脚下的伊犁仍是我魂牵梦萦的好地方。在朱崇生笔下,伊犁风光当然有青翠的广阔牧场,还有可以媲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园,不过书中所描述的人...
王海娜合上《曾国藩》,我长吁一口气:三本,一千二百余页,从前年春天购得到今日历经一千多个日夜,将这部长篇小说一字不落地读完,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每每自嘲不懂历史,今日得以从唐浩明先生生动翔实的笔墨中一窥晚清政治的波诡云谲,在曾扎实的文笔中参悟人...
汤志辉在查阅民国时期的报刊时,笔者辑得陈梦家一首佚诗。诗题为《忆别》,发表在1932年10月21日出版的《河南民国日报》副刊《平沙》第十三期上面。诗照录如下:忆别?陈梦家(一)我记得我依依在古城迟留,只是人生相聚终难久;临别时分,我只有让泪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