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58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 笑尘埃
  • 姑娘为谁红了眼

王小惠张中行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曾向往胡适那种书斋生活。这种旧思想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建国后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做编辑。这个读书人突然窜红成畅销书作者,不能不让人联系到“旧时代”与“九十年代”之间复杂而隐秘的关系。“一部作品...

浏览全文 阅读(23081)

王鹏程2004年,在“爱情百科全书”——《霍乱时期的爱情》发表20年后,马尔克斯推出了惊世骇俗的小说——《回忆我忧伤的妓女们》(以下简称“《回忆》”)。这次的惊世骇俗不是《百年孤独》奇幻诡丽、虚实相生的魔幻现实主义,也不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那样史...

浏览全文 阅读(23127)

吴子林批评是人类心灵路程上的指路牌,批评沿路种植了树篱,点燃了火把。批评披荆斩棘,开辟新路。——勃兰兑斯一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蒂博代(1874—1936)指出,“没有对批评的批评就没有批评”,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停止或者死亡。按照韦勒克的考...

浏览全文 阅读(23075)

李建军小引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无论修辞方式,还是伦理意味,都历然有别,迥然不同。由《史记》开其端绪的中国小说,有着个性鲜明的叙事风格。这些风格特点,从与读者的关系的看,是使人近之如春的叙事态度,是对“列位看官”的亲切而可人的尊重与体贴;从与人物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111)
凝视“土地的黄昏” 2023-11-09 08:48

孙郁我在乡下生活了多年,对草木山色略有体会,而每每不知如何描之。古人写到乡下,田园的惬意之外,偶见惆怅之笔,那是最让我们动情的地方。前辈写山野之味儿,文字透出对亘古不变的时空的神秘,但千百年的调子相似,好像在一个韵律里。五四之后,乡愁变成了生命哲...

浏览全文 阅读(23129)

许诗焱许多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各级政府也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助推中国文学“走出去”。作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次主动尝试,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师范大学于2014年4月共同推...

浏览全文 阅读(23113)

单昕先锋小说自八十年代后期兴起,至九十年代前期逐渐式微,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肇始——发展——鼎盛——衰落的轨迹。它的存在虽然短暂,却影响深远,在文学观念、叙事伦理、审美范式、生产机制等层面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先锋作家们也持续发力,跻身文坛翘楚...

浏览全文 阅读(23152)

黄云苏童是一位极具南方情致的作家,在小说中他以自然的南方作为地缘背景和人文的描摹对象而虚构了文学中的南方。南方是他情感的发源地,也是写作的聚焦点,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但在不同的小说中,南方又呈现出了多种形态和丰富各异的面孔。河流意象与南方的自然...

浏览全文 阅读(23107)

卫小辉作为小说家的张承志其实已经结束很久了,而实现文体转换之后,他的创作在读者群中所形成的巨大影响与批评界的冷漠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理解张承志,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背景和宗教意趣,因此,在伊斯兰解经学视野中,考察张承志的想象力及其创作模式,应该是...

浏览全文 阅读(23049)

孔会侠近段时间,阅读与农村现代化进程相伴相映的三部长篇小说——《羊的门》、《秦腔》、《猎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关联:三部小说从中原河南写到厚土陕西,再写到边远甘肃,尽管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乡风不同,但都以实景实感深度切入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那些关涉长...

浏览全文 阅读(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