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58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 笑尘埃
  • 姑娘为谁红了眼

常智奇小说,一定是以“小”开“说”,以“小”说“大”。“小”犹晨露映辉,一叶知秋,观微知宏。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发展到今天,在感管刺激,情感至上,消遣娱乐,创作产业化,文化公司化等等思潮和观念的影响下,小说写得越来越满,越来越密,越来越繁,越来越长,...

浏览全文 阅读(23132)

梁海20世纪初,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挑战受众的常规审美,提出了“零度审美”观。他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垃圾,任何垃圾都是艺术作品。艺术的标准消失了,美的标准消失了。杜尚给蒙娜丽莎添加了两撇山羊须,他没有让她更美,却让她更抓眼球。人们习惯了微笑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185)

韩传喜读毕胡学文的小说新作《落地无声》(《钟山》2014年第3期),我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交织着尖锐和复杂的审美体验。作品以显微镜般的精细与解剖刀般的精准,逼近当下生活的真实内核,细致而深刻地呈现了个体生存的两难困境与诗意消解,以一种罕见的力量击中...

浏览全文 阅读(23204)

贾梦玮《钟山》请人开专栏,于编辑部,于我这个主编,都是大事:关键是请什么人写,找到合适的人不容易。但也不至于要开会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有些事情的确不是研究出来的。过去请王彬彬、请李洁非等人在《钟山》开专栏,很成功,当初的决定其实都是跟着感觉走。...

浏览全文 阅读(23230)

秦法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中国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日益失衡的现状,深深触动了一批既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又怀有深厚乡土情结的作家。“生态”和“乡土”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呈现对象。他们不但致力于揭露和鞭挞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和环境,而且痛定思痛,在小...

浏览全文 阅读(23288)

徐肖楠在21世纪初,延续着现代中国文学在1990年代的最后遗风,人们还在畅想瞻望新世纪的文学辉煌,并为此热闹地进行了很多文学研讨,期刊报纸也为此设置了不少专栏板块,但可惜,文学永远是向从前的,不是向以后的,所有的预设和猜想在今天都被证明是失效的。...

浏览全文 阅读(23272)

吴玉杰张枫1980年代中期,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或淡出人们视野或让人们习以为常之时,寻根文学浮出水面。这是新时期文学中声势最为浩大、同时也是充满最多争议与论辩的文学思潮,多元声音的回响掺杂论争话语不对接的矛盾。发展到后来,论争超出文学...

浏览全文 阅读(23293)

于文夫本文以工业题材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但又不局限于其自身,努力将工业题材小说放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框架内,采取宏观理论建构与微观文本阐释相结合的方式,以横向比较研究(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历史语境中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审美局限)及纵向发展嬗变...

浏览全文 阅读(23319)

刘巍当代小说的评奖并不是与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并行的,评奖实践的操作乃至评奖制度的确立要滞后于当代文学起始年份的几十年。从1949到1978,行政方式、评论方式而非评奖方式是文学评价的主要参考标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创作心态成为大多数作家的生...

浏览全文 阅读(23318)

付昌玲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息息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一部分的文化建设领域所取得的业绩也是举世瞩目。文学出版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环节也经历了...

浏览全文 阅读(2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