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58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 笑尘埃
  • 姑娘为谁红了眼

杨焕亭在生机勃勃的陕西中青年作家群中,高鸿以多产、活跃而受到文学批评界广大读者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以来,他相继推出了《沉重的房子》、《农民父亲》、《血色高原》三部长篇小说后,论家都从不同视角给予了见仁见智的评论,认为“高鸿的写作是有根的,有原...

浏览全文 阅读(23398)

臧晴任何一种写作都是在文字中寻找自己,并进而流连忘返。一代书写者在这寻觅的旅途中挖掘出一个时代的情感体验、心理记忆以及“集体无意识”,便给文字打上了一类风格的独特印记。然而,作为一个专志的写作者,面对趋于稳定的“内结构”,又必然不甘原地踏步,转而...

浏览全文 阅读(23397)

王健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面相中,赵言的《最城》(《钟山》长篇小说2014年A卷)是一座特异之城,它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理想国”;又是一个精神乌托邦;也是一座当代版的卡夫卡式荒诞城堡。《最城》的人类学、考古学背景又使它接续了《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

浏览全文 阅读(23379)

吉平1983年,出于对新时期故土农民生存状态的即时性思考,贾平凹创作了具有强烈时代革新意识的《鸡窝洼人家》。小说因其强烈的真实性和时代意识而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该作品获得了西安市首届文学奖,随后被第四代导演颜学恕搬上了银幕,改名为《野山》。电影...

浏览全文 阅读(23377)

刘小佳作为活跃在文坛的同时代作家,贾平凹与王安忆二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理想和实践过程惊人的一致。他们的创作与新时期三十年文学同步,介入了各种文学思潮,却都不属于以某一部作品定终身的作家,在文坛上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地位后并不固守和重复已经达到的艺术水准,...

浏览全文 阅读(23346)

费团结作为当代文坛的“常青树”,贾平凹有着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他的反映“文革”历史的长篇力作《古炉》出版才刚刚过去两年,2013年1月,他的长篇新作《带灯》又出版了。这是他的第12部长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位名叫带灯的乡镇基层干部的故事,通过她的工...

浏览全文 阅读(23336)

李俊贾平凹1990年代系列长篇小说——《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是作家自觉放弃启蒙、寻根的叙事姿态,用一种民间视野、平民姿态、生活流的方式叙写那些带有浓郁自身镜像的生存经验的产物。这种叙写,因为密切关联于作家的个体经验,便具有了不同...

浏览全文 阅读(23337)

张芳馨杨沫“伤痕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和起源,已成为研究新时期文学不可逾越的文学思潮。如果把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起始标志,“伤痕文学”已经距今近36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文学研究历程中,对“伤痕文学”的研究不断有...

浏览全文 阅读(23296)

汪德宁寻根文学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寻根”口号的提出则始于作家韩少功。1984年12月在杭州“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创作理论会上,韩少功明确指出:“文学有根,文学的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李杭育、郑万隆、阿城等...

浏览全文 阅读(23283)

李春芳受“诗言志”或“诗缘情”等传统命题的影响,“抒情”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一直占主流地位。但当文学史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一整套话语的革新,“抒情”一词也随着五四话语而流变被激活。当五四青年急于引进西方观念,为西方话语是尚,以此...

浏览全文 阅读(23274)